分享

山西一个县,文风长盛,美誉“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读书万卷笔通神 2017-03-18

阳城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东与泽州县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北依太岳,南俯中原

山西一个县,文风长盛,美誉“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阳城古称濩泽,历史悠久,相传古代留下了“舜耕于历山,渔于濩泽”,商汤桑林筹雨,等众多的古老传说。古书《墨子》中即有“舜耕于历山,渔于濩泽”的记载,《穆天子传》中也曾有周穆王“休于濩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述。

尧舜夏时期,阳城属冀州之域,商为畿内陆。

春秋属晋,战国时迭属韩、魏,为濩泽邑。

秦置濩泽县,治所在今阳城西15公里的泽城。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封邓鲤于濩泽城,置濩泽侯国。

三国魏黄初之年(220年)废濩泽侯国复设濩泽县。

北魏兴安二年(453年),濩泽县治由泽城迁往今阳城县城;孝昌元年(525年),分濩泽为濩泽和西濩泽;北齐天保七年(557年),濩泽和西濩泽复并为濩泽县。

山西一个县,文风长盛,美誉“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濩泽为阳城县;天佑二年(905年),复称濩泽县。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易名阳城县。

宋仍为阳城县;金升阳城为勋州;元中统元年(1260年),勋州复为阳城县。

明、清时,阳城县属泽州(直隶州)和泽州府。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七月,阳城县分为阳南,阳北两县;民国三十四年四月,合为阳城县。

1958年10月,沁水县并入阳城县;1959年10月与阳城分治,恢复沁水县建制。

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销,阳城县直隶于晋城市。

山西一个县,文风长盛,美誉“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阳城县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下辖10镇、7乡,常住人口40万。

阳城历史悠久,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置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文风长盛,名人辈出。

自隋朝科举以来,先后出过120余名进士;

明清两代,先后出过4名尚书、2名宰相;

清顺治三年,10人同中举人,10人同中进士;顺治八年,又有10人同中举人,留下了“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的佳话;

山西一个县,文风长盛,美誉“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清康熙、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

山西一个县,文风长盛,美誉“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阳城县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有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海会寺、天官王府、郭峪古城等,以及中华名山析城山、蟒河与历山自然保护区。

山西一个县,文风长盛,美誉“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阳城县历史名人:杨继宗(明朝成化年间,被称为“明朝天下第一清官”)、王国光(明朝政治家、财政家、文学家)、张慎言(明朝思想家、诗人)、陈廷敬(《康熙字典》总裁官)等。

相关文章:

陕西一个县级市,史圣司马迁的故乡,有“小北京”之称

安徽一个县级市,因安禄山反叛唐朝改名,别称“文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