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鸿海式成本管理:夏普半年扭亏的秘密

 茂林之家 2017-03-18
鸿海式成本管理:夏普半年扭亏的秘密

3月13日,夏普在大阪堺工厂内的总公司内举行记者会,报告经营改革进度,会上戴正吴能言善道。这也难怪,因为夏普2015年度(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出现1619亿日圆的营业损失,但戴正吴2016年8月就任社长后,2016年度预估将反转出现474亿日圆盈余。戴正吴究竟如何挽回夏普的颓势?

鸿海式成本管理:夏普半年扭亏的秘密

「这座工厂有手扶梯。在工场搭手扶梯,是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吗?我们是夏普耶。」

出差中国要利用鸿海的设施

第一、彻底降低成本。戴正吴上任前,曾批评夏普的问题是,「公司风气像是富家子」,缺乏成本意识。他就任社长之后,开始减少浪费。为了压缩租金,总公司搬堺市,并缩小东京分公司,还决定关闭制造LED等产品的三原工厂,生产线集中到制造传感器等产品的福山工厂。员工到中国出差时,也被要求住在鸿海的设施内,彻底改革。在记者会上被视为浪费象征的手扶梯,则已经停止运转。

第二、强化做投资判断时的审查体制。关于300万日圆以上的投资,变更为必须经过戴正吴同意,从他上任至今,共决定了2000件投资案。他说:「刚就任的时候,我同意的投资案不到2成,可是现在已经提高到7~8成。大家已经习惯先思考『这个投资必要吗?』」

另一方面,资金则用来投资有机EL相关的设备,买回创业地旧总部对面的大楼等。此外,还计划在北美兴建液晶新工厂,投资态度积极。2017年度开始,也会让员工依其对业绩的贡献度,一年可以领1~8 个月不等的奖金,贯彻「信赏必罚」的宗旨。

第三、善用鸿海这个后盾。之前经营团队和往来对象之间不合算的交易,导致获利率低,现在已经取消或改善。例如太阳能面板材料多晶硅,之前因为签长期购买契约,不得不以超出最近市价水平甚多的价格采购,以至于太阳能面板部门亏损。戴正吴2016年11月宣称「要用(母公司)全球大代工厂鸿海的力量解决」。今年2月因为材料采购相关契约变更,2016年度营业利益预估向上修正101亿日圆。

和三星冲突

去年底夏普和堺Display Product(前堺工厂,以下称SDP,目前属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资产管理公司) ,决定停止供应液晶面板给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与三星的电视液晶面板交易,虽然交易量很大,但获利率很低,成为改善液晶部门获利的阻碍。外界认为,重视这个问题的鸿海,促使夏普停止和三星交易。

不过关于这件事,三星1月对SDP、夏普、黑田电气(液晶面板商社)提出4.29亿美元的损害赔偿,并要求液晶面板再开始供应。和三星冲突也在所不惜的强势,也可以说是鸿海作风。

像这样毫无例外地削减成本奏效,预料2016年度营业利益会达到474亿日圆,营业利益率则是2.3%。相较于最近一次出现获利的2013年度,当时营业利益是1085亿日圆、营业利益率是3.7%,目前表现还不够好。降低成本告一段落后,接下来夏普必须提出扩大营业额、让企业再度成长的方法。(文章出处:财讯趋势特刊 记者/东洋经济 田嶌七海 编译/孙蓉萍,2017.03.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