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中海油董事长杨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上,围绕“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的主题,做了相应的主题报告,并对油气行业的未来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期望。 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认为,新兴能源化工技术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勘探技术进步将使我们把地下看的更清楚,更明白,游戏开发技术突破,让我们把更多的游戏开采出来,并逐步向深海、极地等极端环境拓展。新一代的炼油化工技术快速发展,生物塑料等将对化工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纳米材料,新一代的碳纤维等新兴产业将大规模开发应用,新一代更高效,煤化工技术也将出现。废气超洁净排放,废水零排放技术将成功开发,并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信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也都将给能源和化工产业的发展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再从新科技革命向新产业革命过渡的过程当中,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底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的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主攻方向是提供供给的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对于能源、化工产业的科技创新来讲,就是要深入研判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大势,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力,真正思想和引领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效率。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协同作用,推动两个工作一起转。
多年来中国石化围绕石油石化主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力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动科技创新强大的引擎,牢牢把握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推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强国做出我们的努力。 中海油董事长杨华认为:当前全球能源正在经历六个化的深刻变革,即能源供需的宽松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能源格局的多极化,能源治理的复杂化,能源安全的多元化,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 在《巴黎协定》的推动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更加多元化。所以《巴黎协定》的实施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并不是化石能源的末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化石能源仍将为人类发展贡献光和热。 当前,中国将以化石能源清洁化和清洁能源规模化为发展方向,稳步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减排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清洁、高效、稳定,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能源作为支撑,中国的能源禀赋和终端用能结构决定了化石能源仍将占据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油气在中长期内依然是我们的主体能源之一。 作为一家以油气生产为主业的公司,中海油关注能源的生产,同样关注环境的保护,我们认识到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中国率先发展液化天然气产业,至今累计引进LNG(液化天然气)超过1亿吨,成为全球第二大主力LNG供应商采购商。在沿海多省市建立了LNG接收站和输气管网,进后将在天然气发展上投入更多。 @cubeoil 以上内容整理自王玉普、杨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上的相关发言。 为了防止彻底找不到立方石油,请添加我们的小编:cubeo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