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我说(上)

 山佳国学谭 2017-03-19
《老子》我说(上) 

——国学思索之81 

写在前面的我说 

  在《老子我说》的前面,本人想先说明以下三点:一、为什么叫《老子我说》;二、究竟什么是“道”;三、《老子》的大众感悟。 
  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老子他说》中,提出了一个解读《老子》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假定我们要问,《老子》本书第一章首句中两个‘道’字,应当作哪种解释才恰当?我只能说:只有亲见老子,来问个清楚。不然都是他说老子,或我说老子,姑且备此一格,别成一家一言,能说到理事通达,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执成见,追究不休呢!你千万不要忘记老子自说的‘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本人正是取此意,将平日学习的浅思,点点滴滴的汇聚成一卷叫《老子我说》。 
  那么究竟什么是“道”那?我们先用现代的排除法分析一下。首先,其不是客观唯心主义,因为“道”不是神;其次,其不是主观唯心主义,因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再其次,其不是朴素唯物主义,因为现存万物只是“道”作用的结果;第四,其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因为“道”的作用不是对物质反作用。如果,用当今科学技术的最高成果,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来解释的话。大爆炸之前的那个原点是什么那?唯心主义可以说是创世纪学说;唯物主义可以说那就是物质的,又都不能自圆其说。但是,老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说了那就是“道”的作用。因为,“道”虽然是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大无小、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的,但是,“道”的作用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不但大爆炸的原点是“道”作用的,宇宙大爆炸同样是“道”的作用,大爆炸后的宇宙膨胀还是“道”的作用,那么,我们身处的天地、万物的变化更是“道”的作用,我们人类最高的智慧“为无为”的处世哲学,毫无疑问的是“道”的作用。“道”啊!“道”究竟是什么那?就如同我们人类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之道,这条生存之道本来就存在的,可是当我们人类走错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死路;走对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活路,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经过多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发展的道路上。这就是“道”,可是这个“道”,又不是寻常所说的道路的那个“道”,因为,这个“道”是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大无小、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的,只好用道这个“名”字吧!可是这个“名”字,又不是平常对某个东西随意命“名”的那样。说其不存在吧,其是天地之始,说其存在吧,其是万物之母。那究竟什么是道那?还是《老子》说的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呀!如果,当今的我们非要给这个“道”带上一个什么帽子的话,那就叫——“唯道主义”吧!!! 
  正是由于《老子》很难懂,因此,很多人不是望畏止步,就是知难而退。本人以前也曾读过《老子》,总是感觉在云雾中一般。自从翻开《南怀瑾选集》觉得眼前一亮,那既是彷若悬河,滔滔不绝,又是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是融会古今中外史实与学说于一炉,又是当今大众风格。同时本人又回想起初中时曾读过哲学家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两者一拍即合,非常符合本人的想法,于是就用大众的语言,一章一章的感悟着《老子》的我说。同时,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讲:儒学“‘五四运动’当年,人们要打倒它,这是必然的。但为什么道理呢?后来才发现,实在打得很冤枉。因为这个店,本来是孔孟两个老板开的股份有限公司,下面还加上一些伙计曾子、子思、荀子等等,老板卖的东西货真价实。可是几千年来,被后人加了水卖,变质了。还有些是后人的解释错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学家为然。这一解释错,整个光辉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层非常厚重的阴影,因此后人要推倒孔孟思想。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老子》也同样在后人的解读中,蒙上了神秘的道教迷雾,和经典的道家禁锢。本人在学习《南怀瑾选集》的《老子他说》中得到了启发,总想用大众的语言来拨开迷雾,冲破禁锢,从老子那个时代的现实和思维出发,来感悟《老子》,因此,在下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说了很多与道教大德和道家名师相左的感悟,尤其是竟敢大不敬的有与在下自认为是私淑的南怀瑾老先生相左的感悟。只好说是“当仁不让于师”了,但在下的本意是,愿与同仁同“道”直通老子。好在不论老子的在天之灵如何评价,也不论与道教大德和道家名师的经典如何相左,那都只是我说说而已吧! 

第一章:关于对“道”的点滴浅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道经的总纲,对此,千古以来弟子们都在问老子,作何解释。正如南怀瑾先生(以下简称先生)所说:“假定我们要问,《老子》本书第一章首句中两个道字,应当作哪种解释才恰当?我只能说:只有亲见老子,来问个清楚。不然都是他说老子,或我说老子,姑且备此一格,别成一家一言,能说到理事通达,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执成见,追究不休呢!你千万不要忘记老子自说的‘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对此,老子却拂袖而去,行的是“不言之教。”在下冒着再让老子生气的风险,与先生相左的浅思,斗胆将自己的点滴如下。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说:“道”就如同我们人类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之“道”,这条生存之“道”本来就存在的,可是当我们人类走错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死路;走对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活路,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经过多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发展的道路上。这就是“道”,可是这个“道”,又不是寻常所说的道路的那个“道”。只好用道这个“名”字吧!可是这个“名”字,又不是平常对某个东西随意命“名”的那样。 
  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说:这个“道”说其不存在吧,其开创天地,说其存在吧,其是万物的根本。 
  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我说:所以,在其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中,才能观察到天地初始时自然状态的无穷的奥妙;在感觉其作用时,才能观察到人类所感觉到的万物。 
  四、“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说:此有与无,同出于“道”,只不过是异名,都可称为“玄”,但是,可以说是玄奥,又可以说是玄虚,都是认识天地间万物奥妙之门也。 
  当今的我们非要给这个“道”带上一个什么帽子的话,那就叫——“唯道主义”吧!!!如此浅思,世人可否?先生可否?老子可否?再慢慢的往下看去,但,却都是在下的点滴。 

第二章:关于对“圣人处无为之事”的点滴浅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此段是进一步阐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我说“天下都知道为了美(有为)而美(就是伪美),就是恶;都知道为了善(有为)而善(就是伪善),就是不善。(这段话体现了中国汉字“伪”的“道经”的思想,人为伪也,人有为就是伪的道理。) 
  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我说:所以自然的美和真诚的善,在“道”的作用下中产生自然的美,在生长过程的难易中完成自然的美,在时间长短的相比较中展现自然的美,在品味的高低中倾向自然的美,在天籁之音中发出和谐的大自然的美声,在四季前后中相跟随大自然美的变化。 
  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说: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得万物都不辞劳瘁地自然生长,虽然生长的很美而并不据为己有,作了也不自恃有功于天地。它们总不把生长很美的的成果据为己有。正因为天地万物如此这般,反而使人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的美。 
  如此这般,又是与传统的名家相左,实在是没有办法,因为传统的名家说服不了在下。那只好听听老子是如何说的吧!老子在那?!老子在心里。 

第三章:关于对“为无为”的点滴浅思 

  第三章接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来进一步论证有为和无为的关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我说:不崇尚想有所作为的,突出个人作用的,具有煽动思想的所谓贤能之士,社会上的人群就不会引起纷争;不以金银珠宝为贵,社会上的人群就不会有盗窃;不显现个别人或部分人的恶欲,社会上的人群就不会思乱。 
  二、“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我说:如果以圣人来治理,首先要使人清心寡欲(使民不争),就必须让社会上大多数人吃得饱穿得暖,才能减少人群中想有所作为的意志(使民不为盗),强壮大多数人具有能够劳作生产的身体(使民心不乱)。 
  三、“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说:这样,才能常使社会上的人群没有那些邪恶的知识(不贵难得之货等),没有那些恶欲(使民不为盗等)。使得那些所谓的贤能之士的智者(不尚贤),失去了为了突出个人有所作为(使民不争),而敢为先的社会基础(使民心不乱)。从而,为的是实现无为,则天下大治。 
  现在逐渐的感悟到,整篇“道”经,是一篇前后逻辑性很强的完整的,从“道”的作用来论述我们人类最高的智慧“为无为”的处世哲学,是不是如此那?!我看是。 

第四章:关于对“象帝之先”的点滴浅思 

  本章接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的“道”之后回答了“道”是什么。“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一、“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我说:“道”是虚空的,是无为的,而且用之,也就是“为无为”,可能就会虚而不满,犹如来自山长水远处的流泉,涓涓汩汩而流注不休,终而汇聚成无底的深渊,不拒倾注,永远没有满盈而无止境。好似万物之宗,也就是“有,名万物之母。” 
  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我说:“道”在作用中,会顿挫万物中阻碍它物生长的那个物的锐利,会化解万物中相互影响生长的纷扰,和万物赖以生存的阳光一样,同万物赖以生存的尘土一样。 
  三、“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说:“道”本无形,“道”本无名,清澈的若隐若现,无法知道它究竟是“谁”之子?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实在无法比拟它像个什么。假使真有一个能主宰万物的大帝,那么,这个能创造大帝的又是谁?姑且强名之叫它是“道”吧。 
  在下逐渐的有意无意的在注释《道德经》,这原不是本意。只是想把自己与传统相左的感悟点滴下来。可这一点滴就要汇聚成注释了。 

第五章:关于对“以百姓为刍狗”的点滴浅思 

  本章接第四章讲明“道”在“象帝之先。”进一步讲述“道”在天地中的作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说:被人祭祀的天地是没有仁与不仁之分。天地把用草扎成的狗来祭祀祈求天地的人们,与自然生长的万物一样对待。并没有因人们的祭祀,而偏爱于人。由此,被人祭祀的圣人也是无为的,也没有仁与不仁之分。圣人把用草扎成的狗来祭祀祈求圣人的那个人,与一般百姓一样对待,也并没有因那个人的祭祀,而偏爱于那个人。 
  二、“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我说:天地对万物,天地就像是一个大风箱,风箱表面上看,好像是虚空无为而不屈从,实际上内部一直是在运动中,象鼓出来的风一样,孕育出生生不息的万物。 
  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我说:面对孕育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愈来愈多的,生生不息的万物,想人为的说清楚,全部到底有多少,是没办法做到的。但是,不如天地会保持在适中的数量的,才就是“道”。 
  对“道”经的感悟,也不知为什么,总是与人相左。还是因在下是浅思吧! 

第六、七章:关于对“谷神不死”的点滴浅思 

  接上一章讲述天地的作用后,第六章做更进一步的形象讲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我说:看那孕育万物的山谷,是生生不息的,是天长地久的,故称之为“谷神”,它具有空洞虚无而生妙有的功能,便是天地万物生命源泉的根本,取一个代名词,便叫它是“玄牝”。“玄牝”虽然中空无物,但却是孕育天地万物生命的窟宅,如果要其绵绵不绝天长地久,就要用之不要过度,正如上一章所讲“不如守中”也(看来天地之道就是“中”呀)。 
  二、“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我说:接上文,天地之所以天长地久,是因天地不是自生的,而是如第四章所讲是“象帝(能主宰万物的大帝)之先”的“道”所生。所以能天长地久。也正如道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三、“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我说:圣人是以效法天地,把自己的身心摆在最后,看成是身外物一样,不值得过分的自私。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努力做去。那么,虽然看来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岂不是正因为他没有自私的表现,所以便完成他那真正的大私吗?当然,这个“大私”,又可以说是真正大公无私的理念。天地之道不就是如此么?! 
  这两章是由天地之道,近而引出圣人之道,放在一起,讲解起来更方便。下面就要开始转而讲述人之道了。 

第八章:关于对“上善若水”的点滴浅思 

  本章是通过“水”的形象讲述,由天地之道转而人之道的讲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我说:一个人最善,就会有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几乎就接近“道”了(“善”是人之“道”呀)。 
  二、“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我说:又进一步强调,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作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居善地”。自然就会有如下表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言善信’。从而,就会立身处世作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作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动善时”。 
  三、“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说:那么,这个人唯有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正如上一章所讲述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本章译文基本上是南怀瑾先生所讲,在下多少有些理解上的改动,不知可否。 

第九章:关于对“功遂身退”的点滴浅思 

  在上一章由“上善若水”引用到人生处世的哲学上后,本章便进一步讲述了,一连串“劝世文”式的老子格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 
  我说:端着正在接水,已经接满了,快要溢出水来的容器,不如立即停止接水;如果要捶打已经很锋利的锐器,使其更加锐利,那么其锋利就很难长保了。 
  二、“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我说:财富到了金玉满堂之时,就没有能守住的;富贵到骄狂之时,终会自招恶果,后患无穷。 
  三、“功遂身退,天之道。” 
  我说:一个人功业完成引身而退,这是合乎天地之“道”的。如草木花果在鼎盛之时,便就是凋谢之时,谁又能不自然地退出生命的行列呢!如果说有,只有人类的心不肯甘休,永远想在不可能永久占有中妄图占有。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古往今来有几人?! 

第十章:关于对“何谓玄德”的点滴浅思 

  本章接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做进一步论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我说:人能将生命秉受中的肉体(营)与灵魂(魄或者称为气)合抱为一,永不分离么?,能专一修心养气,使身体致柔,达到返老还童,状如婴儿的境界么?洗涤人的灵魂深处(玄览),能达到毫无杂念(无疵)的状态么? 
  二、“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我说:实现爱民治国,能不用人为实现自己的欲望(有为),所特有的智慧(知)么?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的生息(天门开阖),能没有雌性(阴柔)么?通晓了天地间的事理,能做到为无为么? 
  三、“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我说:实现了上述要求,就能成为有最高修养,超越世俗的圣人,才能如天地一样,而护情万物,安养百姓(生之,畜之);虽能生长万物,但不据为己有(生而不有);虽是因他的德业作为而有此成功,但他却不自恃为己功(为而不恃);虽然雄长万方,但却不愿永久自居于主宰的地位(长而不宰)是为“道”之德也(玄德)。正回应第二章的意思“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由本文开始,借用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之意,不敢称为“译文”只好改为“我说”。在下浅思不敢有为之呀! 

第十一章:关于对“无之以为用”的点滴浅思 

  第十一章接上一章“道”之德谓“玄德”也,进一步论述“有为与无为”之妙。“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我说:古代车轮的构成是:由车毂中心点小圆孔向外周延,共有三十根支柱辐凑,可是它的中心却是空无一物,无为于任何一根支柱,但却有为于全部三十根支柱辐凑,由此,车才能担当任重道远的负载,旋转不休而到达目的地。 
  二、“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我说:埏,是捏土。埴,是黏上。造作陶器,必须把泥土作成一个防范内外渗漏的周延外形,使它中间空空如也处无为,才能在需要用它有为的时候,达到装载盛满效果。 
  三、“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我说:户是门,牖是窗。要建造一间房屋,必须要开辟门窗,只有门窗是空洞无为的,才能使光线空气的流通,实现房屋的有为之用,达到住人而养人的效果。 
  四、“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我说:所以说,有为是实现了其利用的价值,但是,无为确是使其成为有用的价值。 
  谢谢朋友们的点评,在下的点滴浅思,已成为爱好,是生活的一部分了,也刹不住车了。愿与同仁同车直通《老子》。 

第十二章:关于对“圣人为腹不为目”的点滴浅思 

  针对前第十一章所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运用,顺理成章地说出不被外物所利用的的道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我说:目若有所为,会被五色迷之,令人目盲;耳若有所为,会被五音扰之,令人耳聋;口若有所为,会被五味乱之,令口无味。 
  二、“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我说:驰骋打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最富于刺激性的户外享受,会令人心疯狂才够刺激;遇到很难得到的财物,会令人行为不端,心生奸诈。 
  三、“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我说:圣人是会持守内心的虚怀若谷、宁静致远,而不会为目、耳、口等外在感官所动。所以,圣人会去彼取此。 
  常人是很难抵御外界的诱惑,很难制约个人的欲望,做到去彼取此的。谁又不想体现自身的价值那?谁又不想有所作为那?!关键是从实际出发顺势而为之,是不就是为无为那?! 

第十三章:关于对“何谓宠辱若惊?”的点滴浅思 

  接前一章不为物所累,而成为无为的大用,此十三章进而说明人生宠辱的根本症结所在。“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一、“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我说:受宠就感到很惊喜,受辱就感到很惊恐,那是因为过分的担心自身的忧患。 
  二、“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我说:何谓宠辱若惊那?受到宠、辱,都是上对下而然。就是下级,如何会受到上级的宠爱。因此,得到上级的宠爱就会惊喜,失去上级的宠爱就会感到惊恐不安。是谓宠辱若惊。 
  三、“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我说:何谓贵大患若身?我所以过分的担心自身的忧患,那是因为我很看重自身的得失。如果,我能放弃自身的得失,我还有什么忧患那?! 
  四、“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我说:所以,如果象重视自身一样,重视天下苍生,就可以成为天下人的希望;象爱自身一样,爱天下黎民,就可以受到天下人的信托。正像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无自身得失之为,而宠辱不惊。有天下得失之大为也。大“道”哉! 

第十四章:关于对“是谓道纪”的点滴浅思 

  上一章所讲“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那么便知在现实世界中,所谓我与无我之间的关键,只因有此身的存在而受累无穷。本十四章顺理成章,进一步说明混而为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我说:只是人看不见的,但是,它是存在的,特别命名它叫“夷”,夷是平坦无阻的表示;只是人听不到的,但是,它是在发声的,特别命名它叫“希”,希不是无声,而是非人类耳目所及的声音而已;只是人感觉摸触不到,但是,它是现实的东西,特别命名它叫“微”,微当然不是绝对的没有,只是非人类感官所知的。总之,人的视、听与触觉这三种基本作用,对其声、光、触是追问不到底的,因此,笼统说它是“混而为一”的。 
  二、“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我说:其虽在九天之上,也不是那么明亮;虽在九泉之下,也不是那么幽暗;但其,却永远不断不续似的连在一起,而不知叫什么名;你要说它是一个具体什么东西,它又不是物质的;总之,没有固定的形状,也不能用任何一样东西来比拟它的现象;其混沌不分、隐约不清、游移不定只好给他取了一个混号,叫作“惚恍”。 
  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我说:其是来也无所从来,你要迎接它也看不到头。去也无法追随,你要跟踪也见不到尾。只好照古人对“道”的解释,来对今人现有问题的回答。但是,“道”无今古,能知道古人对“道”的解释,也就是对“道”知道个大概。 
  看来呀!正是因为天地之“道”是不可知的,人类才是不可为的。只好“为无为”了。 

第十五章:关于对“古之善为士者”的点滴浅思 

  第十五章接上一章“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而继续论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一、“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我说:上古在学识、智慧、道德、修养上,真正最有学问的士,对“道”是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地步,便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一切万物皆可以随心所欲,把握在手中是无所不通达的。一个得道有所成就的人,一般人简直没有办法认识他,也没有办法形容他,所以,若是有所形容也是很勉强的。 
  二、“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 
  我说: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做人做事绝不草率,凡事都先慎重考虑,“豫”就是有所预备,如冬天过河千万小心,如履薄冰;要随时随地对所在的四面八方迟疑行事,心存畏惧,小心翼翼;待人处事都很恭敬,态度严肃绝不马虎;但是,其更有洒脱自在冶然自得的一面,就像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冰雪慢慢融化、散开,变成清流,普润大地,那样温暖而亲切;其为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要非常厚道老实,朴实无华;其内心则豁达空灵,胸怀若谷;其表面上看,像个浑浑噩噩,好像什么都不懂,因为真正有道之士,用不着刻意表示自己有道,自以为了不起,用不着装模作样,故作姿态,本来就很平凡,平凡到混混浊浊,没人识得。 
  三、“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我说:谁能够在混浊如一杯水的尘世中,慢慢修习身心,长久的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会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这样由浊到静,由静到清的那?谁又能够近而安于本位,不在浊世中随波逐流,顺其天地自然而生生不息那?保有此天地之“道”者,不应有过多的欲望;唯有“古之善为士者”才没有过多的欲望,所以能保持天地自然的状态,而不会有人类新的作为。 
  面对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地球,谁敢有所作为!如果有!那就是在毁灭我们自己! 

第十六章:关于对“致虚极,守静笃”的点滴浅思 

  接上一章对“古之善为士者”既圣人也,的形容后,本十六章继续讲述圣人“吾以观复”。“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我说:做到空(虚)到极点,才能聚精会神的持守在静的极点;观察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动,如同每一根草都在生生不息地成长,这是一种“道”的作用状况,对此,我仿佛回头向那无穷无尽的,生命之源望去,那是永远不生不灭,永远无限的,不会消耗殆尽这种无比伟大的生命之根。 
  二、“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 
  我说:芸芸众生的万物那么多彩多姿,但是,回头望去,皆是依赖它自己的生命之根而活,“归根”唯一的方法,就是求静,能够静到极点,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回归生命的根本,那么,这个根就是“虚”。 
  三、“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我说:回头找到生命之根,便能不生不死,永远常在,体会到生命之根是不生不灭,那就叫作明“道”,如果人不明白“道”的根本,不明白生命之根,便会乱作妄为,必然大凶大害,没有好结果。 
  四、“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说:知“常”便能“容”,胸襟可以包容万象,盖天盖地,自然就可以做到天下为公毫无私心了,近而“公乃王”,王者——旺也,一切万物皆欣欣向荣,活活泼泼,这就是天地之“道”,天地生长万物,日月照临万物,公平无差,并不计较报酬,才能“道乃久”,源远流长,长生不老。明白了天地之道,就是我们这个生命,死后骨头化成灰尘,但是生命的精神却永远常存,长生不老。 
  生命之根是致虚、致空、致静的,因此是不生不死,永远常在。这样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根面对生生不息的万物,又在那哪?!那么万物的生命之根面对无穷的宇宙,又是在那哪?!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原点,是不也是致虚、致空、致静的呀!真是无中生有呀!! 

第十七章:关于对“太上,下知有之”的点滴浅思 

  接十六章对生命之根的“吾以观复”后,本章讲述各类人对“道”的态度。“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我说:至高无上的“道”,在其下的人是知道其存在的。其中,次一等的人,是相信“道”的作用,通过祭拜天地,经常亲近它;再次一等的人,他也许不明白“道”,但是内心却无形中却感到对“道”的畏惧;又下一等的人,不管天高地厚,不但根本不信有“道”,反而,对”道“表示轻蔑。 
  二、“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说:总之,人的智慧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虽然信是信了,却不彻底,半信半疑,因为他没有把真理穷究彻底。有些人根本就不信,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人的智慧是千差万别, 
  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我说:“道”是天地的“道”,是悠然自得,为天下所共有,却是很难说得清楚。但学“道”并没有什么秘密的,只要你程度够,诚心向学,才能一层一层地进到内部的核心,并表现出具体的功用来,这之间层次深浅不同,事功的大小也就有别,等到事情有所成就,久而久之,大家习惯成自然,就会说这本来就合于自然之“道”,“道”法自然么! 
  “道”就是自然规律,所有的自然规律都在求适中,接近“中”的过程,就是规律也是“道”的作用的过程,不是按人的欲望有所为的。人的欲望中的恶性,在受到人性善的制约过程,就是适中的过程。因此,中——是天道;善——是人道也。不知在下是哪一等知“道”之人呀!! 

第十八、十九章:关于对“大道废,有仁义”的点滴浅思 

  接上一章讲述各类人对“道”的态度,第十八章提出:因为“大道废,有仁义”的乱世。所以,第十九章又提出:“见素抱朴”的救国之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我说:由于,“道”衰微了,后来的人便提倡仁义道德,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但是,面对“道”衰微的乱世,也只有真诚的仁义可近乎于“道”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假仁假义。由于,人的智慧服务于人的欲望,尤其是服务于少数人(诸侯王等)的恶欲,那么,就有了“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大伪善。 
  二、“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说:由于,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假仁假义,所造成六亲不和,就出现了提倡父慈子孝的重要;由于,有“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大伪善,造成了国家的昏乱,就出现了提倡忠臣的重要。 
  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我说:正是由于,上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造成当时社会:家庭“六亲不和”、“国家昏乱”、连年战争、人们流离失所,所以,只有抛弃卖弄智慧标榜的圣人、假仁假义的礼教、巧取豪夺的利益,才能使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 
  四、“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我说:为什么要抛弃圣智、仁义、巧利这三项东西呢?用语言文字是一言难尽的,所以今日但愿天下,少一些私人的,尤其是诸侯王们的欲望,应该随时怀抱这种原始天然朴素的态度来处事。 
  看来老子面对着当时的社会状态,并不是反对“仁义”,而是认为“大道废”也就只有“仁义”近乎于“道”了。愿全天下返朴归真可能么?那是倒退?还是进步那?两千五多百年了!!!。 

第二十章:关于对“绝学无忧”的点滴浅思 

  把“绝学无忧”放在本章的开始,是因为第二十章,就是接上一章“见素抱朴”,而进一步对“绝学无忧”进行的论述。“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一、“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我说:人类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着,人生只凭自然,就会无忧无虑。那么来看看人类有学问的忧虑吧!唯命是从与阿谀奉承带来的烦恼,又有多少区别那?做了善事不一定会有好报,而做恶事的反而有可能得到好的结果,善恶之间很难分辨,那么做善事与作恶事又有多少区别那?每个人又随时随地对世上,人人都必须遵守的种种清规戒律,保持着畏惧的心里。 
  二、“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说:人类的忧虑,就像荒原大漠一样,广大无边,永远没有尽头呀!而众人那,却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中,忙忙碌碌为了生活争名夺利,自认为就如同是在享受祭祀的牛羊烹饪的美味佳肴,如同春游一样愉悦。而我却独自如同置身于,微波不兴澄澈到底的一潭清水,以平常的心境,保持得像初生婴儿般的纯洁天真。世上的人终生劳累呀!内心惶惶不知所归,都认为自己了不起,拼命追求,什么都想占有。而独我什么都不要,好像被这个熙熙攘攘的尘世遗忘了一样。 
  三、“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我说:外人看我就是一个愚昧之人呀!一天总是糊里糊涂的。世人都是自以为是明明白白,却认为我是昏昏沉沉,普通人对任何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但是我倒是笨笨的。 
  四、“澹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我说:其实,一个修道人的胸襟,要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容纳一切尘垢。只有如此,仿佛自己在高高的山上,方能有所体会在那高远的天地里,好像有无比美妙的音乐,虚无飘渺,人间乐曲所不能及的“天籁”之音。一般人对人生都有目的,而我不但是没有目的,还要对自己的个性永远坚持不变,即使自己所有的言行举止,非常给人看不起,甚至糟糕透了,也要永远坚持。如此的处世态度,虽然和众人不同,却不是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这乃为了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的怀抱--“道”的境界中去。 
  返朴归真,保持真性情乃是真学问! 

第二十一章:关于对“惟道是从”的点滴浅思 

  本章接第二十章“绝学无忧”,进一步讲述“惟道是从”的感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为惚。” 
  我说:真正的大德,只有按照“道”的要求去做。那么,“道”是个什么东西哪?“道”光明灿烂、飘然无形。 
  二、“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我说:“道”就是在那么一个,毫无边际、活活泼泼的一片光明境界里,而且在这个光明的境界里,似乎确有这么一个光明灿烂、飘然无形东西。 
  三、“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我说:那是极其深远、高大而又不可知,但其中又是非常具有精、气、神的活力。那精、气、神的活力是真实的,是可信的。 
  四、“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说:它是参天地的造化之机,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从古至今,只有一个:其“名”就是——“道”。如果真的感悟了“道”,那么你便能无所障碍地观察一切众生相,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性。我为什么能够了解一切人的根性,一切人的心理思想呢?就是因为得了“道”,所以才能无所不知。 
  真可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呀! 

第二十二章:关于对“曲则全”的点滴浅思 

  本章接“惟道是从”,进一步论述“曲则全”的“道”理。“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我说:在为人处事中,只有学会了弯曲的功能才能成事;但是弯曲过了就要纠正过来;因此,只有低洼处才具有装满水的功能;只有衰败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有新生;总之,对财物只有少,通过努力才可以有所收获;财物多了反而会因此,而使你感觉迷惑;所以,圣人一定会固守“道”这唯一的方式生活于天下。 
  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我说: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私利,要着眼于整个社会,才会明白上述的道理;不要自以为是,才能开彰大业;不要居功自傲,天下明眼人不会埋没了你真正功高望重的知名度;不要自尊到了傲慢的程度,才能有所进步。 
  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我说:只有圣人!能够真正做到与世无争,所以,天下没能与圣人相争的。所以,古往今来能做到“曲则全”的人,都会保全自己的成就,自己的道德,完美自己的人格。这可不是空话啊!但是,只有做到真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曲则全”。 
  “曲则全”就是“为无为”处事哲学的运用。也只有沿着“为无为”这条主线来感悟《老子》,才能拨开传统道家、道教那神秘的纱帐,直通《老子》。 

第二十三章:关于对“希言自然”的点滴浅思 

  本第二十三章,是对修道者的劝告。“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一、“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我说:天地间原本存在的自然现象,是不可能说清楚的。因此,就是飓风,在夜里是比较大,最大的风速中心不过几个时辰就会过去了,不会整天吹的;就是很大的雷雨,大概一两个时辰也会就过去了,也不会整天的下;那么,是谁在主宰其事呢!这就是天地间自然的法则,它就是“道”。天地间的现象永远是在变化中的,没有哪一种自然现象是长久不变的,何况人生更不能祈求大富大贵长生不老。 
  二、“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我说:因此,从事修道者,修道者会适应道的变化;但是,修道者必有德,会像德一样固守高尚;修道者也会有所失,那也是应该是失去的。 
  三、“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说:修道者适应道的变化,道也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修道者固守高尚的德,高尚的德就会更好地发扬光大;修道者失去的,那是修道应该失去的。关键在于修道者的信心不足,信心不足还是大有人在的。 
  上述又与传统的解说相左,与先生的《他说》也大相径庭,所以只好是我说了,但是,真诚的修道者,在于修道的过程。 

第二十四章:关于对“有道者不处”的点滴浅思 

  接上一章是对修道者的劝告,本第二十四章讲述“有道者不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我说:脚尖踮起来远望,是难以长久立足的。跨开大步走路,是走不远的。 
  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我说:只看到自己的私利,不会明白“道”;自以为是,不能开彰大业;居功炫耀,反而没有了功德;自尊到了傲慢的程度,不会有所进步。 
  三、“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我说:上述表现对修道人来说,如人吃饱了还要吃一样多余,任何一件东西对于多余的无用的负担,都会很厌恶的。所以有道之士,自处绝不如此,绝对没有这种心理行为,才算合于“道”行。 
  但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人类的通病,一般人的心理,大多具有这些根本病态。因此,对常人来说修“道”难呀! 

第二十五章:关于对“道法自然”的点滴浅思 

接上一章是对“有道者不处”的讲述,本第二十五章回答:究竟“道”是什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远,远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我说:有这么一个东西浑然一体,它是先于天地而生,清虚寂静!广阔无边!超越于一切万物之外,悄然自立,不动声色,不因万物变化而变化,不因万物生灭而生灭。它无所不在,永远无穷无尽。这个东西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我实在很难用一般世间的语言文字来形容,所以不得已,姑且叫它做“道”。 

二、“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远,远日反。” 

我说: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无量无边,太大了,所以只好叫做“大”;大也就是永远的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无限的扩张;没有不及的地方,也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最远的就是最近的,天边就在眼前。 

三、“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我说: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天地间有四大,而人只是其一也。 

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说:人要效法大地驮载万物,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要效法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要效法道,生生不息,源源而来,生天生地;道就是自自然然的。 

道啊!就是道,自然就是自然,此外再也没有一个由来,既没有为什么,也不是为了什么,本来就是这样,原封未动,无始无终,无前无后,不生不灭,变化无穷。创造了天地和万物的生生灭灭。 

第二十六章:关于对“重为轻根”的点滴浅思 


本第二十六章接上一章“道法自然”的讲述,来说明修道者应身负天下重任。“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我说:重是轻的根源。静是躁的主宰。 

二、“是以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我说:所以,志在修道的圣贤,始终要戒慎恐惧,随时随地身负着济世救人的重任。虽然,能做到功在天下,得到万民载德的荣耀,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其心,不改其本来的质朴。 

三、“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我说:无奈当今的各诸侯王,不但,不知自身修道的重要,而又不能肩负天下大业的重任,视天下大业如儿戏,性情暴躁不择手段,只图享受与眼前攫取的功利,因此,不但,会轻轻易易的失去了天下,反而得到了丧身失命的后果。 

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不知什么原因只说到了第二十六章,以下那可就是真正的我说了。好在先生提出了一个解读《老子》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假定我们要问,《老子》本书第一章首句中两个‘道’字,应当作哪种解释才恰当?我只能说:只有亲见老子,来问个清楚。不然都是他说老子,或我说老子,姑且备此一格,别成一家一言,能说到理事通达,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执成见,追究不休呢!你千万不要忘记老子自说的‘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以此来指导以下的《老子》我说吧! 

第二十七章:关于对“善行无辙迹”的点滴浅思 


本第二十七章接上一章说明修道者应身负天下重任后,进一步讲述修道者必须真诚。“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 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一、“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我说:真诚的修道,是不会装模作样留下修道痕迹的,真诚的说话是不会有过失的,真诚的与人论道是不用筹码的,真诚者不想说时,如门一样就是没有门闩也不能使其开口,真诚者的言行,不用如绳索来约束也不会随意行事。 

二、“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我说:因此,圣人经常真诚的救助人,而没有把任何人遗弃;经常真诚的拯救万物,而没有把那一种生物遗弃,这就是承袭了“道”之明。

三、“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我说:所以,真诚的待人者,可做不真诚人的老师,对不真诚的人,真诚的人要给予帮助。 

四、“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我说:不真诚的人,如果不重视其老师,不接受其老师的帮助,虽然,天生聪颖也会迷惑,这就是为什么常人迷惑的奥妙。 

善者真诚,常人如果能做到时时真诚、事事真诚、对所有人真诚、一辈子真诚,那是真的不容易呀! 

第二十八章:关于对“朴散则为器”的点滴浅思 


本第二十八章接上一章说明述修道者必须真诚,进一步说明“道”的运用。“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我说:看到高山的雄伟,那是因为有像峡谷那样的柔顺,犹如溪流从高山到峡谷一样;如像天下的溪流那样,经常按照自然状态做人,就能回归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 

二、“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我说:有光明的白天,那是因为有黑暗的夜晚,这已经是天地间的自然形式;如像天地间的这种自然形式,永远不出差错,就会回归于万物的本原。 

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我说:知道荣耀,那是因为存在屈辱,犹如山谷有山有谷;只有像山谷那样,最能体现出自然的常态,就会回归于质朴。 

四、“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我说:质朴的“道”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则成为社会的百业,圣人组织利用社会百业,成为治国的领导,所以,完整的国家的体制是不可割裂的。 

返朴归真对于个人来说就是真诚,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和谐,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天人合一。 

第二十九章:关于对“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的点滴浅思 


本第二十九章接上一章在“道”的运用下,对圣人提出要求。“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一、“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我说:准备想以治理天下而有所作为的各位诸侯,我看他是不可能达到目的。治理天下的那个神圣的组织机构,不是可以随意作为的,不是可以随意掌握的。 

二、“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我说:看看眼前的列位诸侯,有多少想有所作为,而失败,又有多少想固执不放,而失去性命。对此,圣人为无为,所以,没有失败;不固执,所以,没有所失。 

三、“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我说:天下万物,有的会独自行事,有的只会跟随;有的会悄无声息,有的会显示声势;有的会很强大,有的会很瘦弱;有的会有驮载它物的生存,有的会对它物很有破坏性。对此,圣人必须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欲望。 

适中,就是“道”的要求,也就是圣人的为无为,君子“中庸”也。 

第三十章:关于对“以道佐人主者”的点滴浅思 


本第三十章接上一章在要求“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对圣人又提出如何“以道佐人主者”。“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 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一、“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 

我说:用“道”来辅佐诸侯王,不用凭兵力逞强于天下。现在要实现,用“道”来辅佐诸侯王,不用凭兵力逞强于天下,还有很大的距离,也很难做到。 

二、“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我说:看当今,大军所经过的地方,田地荒芜荆棘丛生,大战结束后,一定会带来灾荒的年景。 

三、“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 

我说:因此,只好要善于用兵,只要能取得要取得的成果就可以了,不要凭兵力趁机去索取更多的要求;有了战果,不可妄自尊大;有了战果,不可过分炫耀;有了战果,不可骄横跋扈;战果的取得,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取得了战果后,就不要再用武力来逞强于天下了。 

四、“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我说:历史与现实证明:用武力来逞强于天下之时,也就是衰败之日,这是不符合“道”的,当今,天下离开“道”已经很久了。 

这是老子不得已用兵的用兵之“道”,必然会对“孙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十一章:关于对“战胜以丧礼处之”的点滴浅思 


本第三十一章接上一章在要求圣人如何采用不得已用兵的用兵之“道”后,而进一步提出圣人对用兵的态度。“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 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 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 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一、“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我说:无论谁用兵,都是不祥的事情,对这件事大多数人都是很厌恶的。所以,修道者不会处于用兵之事。做为君子平常居住以左为贵,用兵的则以右为贵。 

二、“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我说:用兵这件事是不祥之事,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不得已而用兵,应该以恬静平淡之心来对待用兵。 

三、“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我说:即使胜利了也不要赞美,而赞美用兵胜利的人,那就是乐于杀人。任何乐于杀人的人,是不可使其在天下得志的。 

四、“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我说:应为,吉庆的事崇尚左,凶丧的事崇尚右。用兵时是偏将军居于左,而上将军居于右,所以说要用凶丧的礼仪来对待用兵。 

五、“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我说:因用兵,双方都会死伤很多的人,不论胜败都应该怀着悲哀的心情而哭泣。就是胜利者也要按照凶丧的礼仪来行事。 

春秋无义战,用兵没有胜利者,因此,不得已的而用兵的圣人要“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关于对“道常无名”的点滴浅思 

本第三十二章接上一章在提出圣人对用兵的态度后,指出“道常无名”。“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一、“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我说:这个名叫“道”的,是常常不为世人所知道的,因为其虽然质朴的不易被人发觉,但是,天下没有谁能够使其臣服。那个诸侯王如果能固守“道”,天下万物就会自动臣服。 

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我说:由于“道”的作用,天地就会相合,呈现出风调雨顺,黎民百姓也用不着谁的强制命令,而会自然和谐,从此,开始遵照这个名叫“道”的要求去做,遵照这个名叫“道”的去做,人们就将会知道制止自己的贪欲,而感到心满意足,如能制止自己的贪欲,人们也就不会有生活上的危险。 

三、“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我说:如果普天下人世间都会遵照“道”的要求去做,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犹如条条江河流向大海一样自然。 

《大学》一书中也提出:“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知止”才可修道呀! 

第三十三章:关于对“自知者明”的点滴浅思 

本第三十三章接上一章对人们提出知止贪欲的要求后,进一步指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我说:能够认识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只有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人。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只有能够克服自己欲望的人才算做真正坚强的人。 

二、“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我说:能够在自己欲望上知道满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能够坚强的为“道”而行事的人定是有志向的人。只有不失掉自己的志向的人才能长久的为此努力,而且就是死去了也不会被人们忘记,这才是真正长寿的人。 

对此,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中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三十四章:关于对“大道泛兮”的点滴浅思 

本第三十四章接上一章对人们提出“自知者明”的要求,又进一步指出“大道”为什么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我说:“大道”就像水一样流经大地啊,它能够左右着万物的生存,万物依靠“大道”生生不息,而“大道”却从不推辞,对此成功之举“大道”却从不据为己有。 

二、“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我说:“大道”滋养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由于“大道”无私无欲而从不让万物知道其功绩之名;万物都依靠于“大道”生存,而其却不做万物的主宰,因此,“道”之名是真正的“大”。 

三、“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我说:因为,“道”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其“大”。 

对此,又进一步的感悟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 

第三十五章:关于对“执大象”的点滴浅思 

本第三十五章是接上一章,讲述的“大道”为什么能成其大后,进一步讲述“道”在世间的作用。“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我说:顺应大“道”的作用,那是天下万物都向往的,向往那没有伤害和被伤害的的大自然,万物彼此相安太平泰然处之。 

二、“乐与饵,过客止。” 
我说:但是,世间美妙的音乐会诱惑人们的耳朵,美味的食品会诱惑人们的嘴巴,天下那匆匆过往的人们会因被吸引而停留。 

三、“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我说:可是一但把“道”的妙用说出来,使人们有所感悟。那人世间的一切诱惑就会淡的无味,连看都不值得去看,听都不值得去听,用都不值得去用。 

我说——又有些与传统理解相左,但是在下感觉《老子》全文的连贯性,和每一章都是说明了一个道理的完整性,认为,本章是接上一章,讲述的“大道”为什么能成其大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道”在世间的作用。 

第三十六章:关于对“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点滴浅思 

本第三十六章是接上一章,讲述“道”在世间的作用,又进一步的在讲述“道”的作用。同时,强调因“道”的作用,国家用之战争的锐利武器是不能随意向世人显示的。“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一、“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我说:“大道”在作用的过程中对待天下万物,凡是将要收敛它,必姑且使它张狂;凡是将要消弱它,必姑且使它强盛;凡是将要废除它,必姑且使它兴旺;凡是将要夺取它,必姑且使它得到。 

二、“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我说:这就叫做通过小事,来说明“道”的大道理。总之,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就像鱼不能离开深潭一样,因此,国家用之战争的锐利武器是不能随意向世人显示的。 

本章的至理名言流传千古,那真是常用常新、越用越深、那用那得、谁用谁明,这就是哲学的魅力。 


第三十七章:关于对“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点滴浅思 

本第三十七章用“为无为”来总结《道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我说:天下万物自然而然生生不息,对此,“道”常常是表现出没有什么作为,但是,天下万物生生不息又没有那一件不是“道”的作用。各诸侯王如果真能固守住这个“道”,而不想有所表现个人私欲的作为。那么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将会自然而然的顺应“道”而生生不息。在天下万物生生不息中,如果发生相互欲望的冲突,“道”将会以万物之母的质朴来制约天下万物。 

二、“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我说:通过“道”以万物之母的质朴来制约天下万物,天下万物将会自行消除相互冲突的欲望,没有万物相互冲突的欲望,天下就会清静了,天下将自然归于正“道”。 

本章是对《道经》的总结,就是“为无为”。《道经》也就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议题而展开论述的。“道”的“有”与“无”的本体,为“道”作用的“为无为”,奠定了哲学基础。“道”的本体是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小无大、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的,“道”的作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道”体现出的本性是无欲、无争、守柔、贵弱、中和、谦恭、真诚、正义、慈善的。“道”是自然、“道”是必然、“道”是规律、“道”是法则、“道”是秩序······。“道”就是那个“道”的一个名。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善”,对于社会来说就是“和”,对于自然来说就是“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