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裱糊匠——李鸿章

 圣人pyxyzhj78g 2017-03-19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同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的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说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梁启超先生曾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今天,我想借着自己读过的几本关于李鸿章的书籍,对这一晚清名臣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他是晚清改革的符号。敬他者,说他是晚清的改革设计师、晚清最伟大的外交家、晚清海军最重要的奠基者、晚清著名的泥瓦匠,是满清的俾斯麦,东方的拿破仑;恨他者,说他卖国求荣、是刽子手、是阴谋家、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罪魁祸首、是贪污集团的大后台。所以,可以说,李鸿章是个走在救国与误国之间的人。既然他已成为历史,那么本着孟子所言的“知人论世”,我们应该在了解其一生经历的基础上,客观的评价李鸿章其人。

其实李鸿章的一生,值得人们评述的地方很多,但我今天主要想谈谈李鸿章之于大清以及李鸿章的历史地位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李鸿章的一生,为大清朝做了不少事,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剿发捻而步青云,兴洋务而权倾朝野,主外交至名动四海。这是李鸿章为大清朝做过的三件大事。但是李鸿章却不能成为改变时代的英雄,是因为他自身的局限,同时也是因为当时社会的局限。李鸿章若生于盛世,必定流芳百世,可惜他生于乱世,虽也大有作为,但仍遗臭万年。用“生不逢时”四个字来形容李鸿章的一生再合适不过,李鸿章有大智慧、大谋略,比起守旧派,他能够清楚的看清中外形式,尽管作为满清的重臣,他无法跳出自己的局限,但他依然在保皇的前提下,大力主张改革。梁启超先生在他的著作《李鸿章传》中认为李鸿章之所以不能成为独特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雄是与他不敢创新,因循守旧的性格有关的。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凡影响力的大人物,这是我们不能否定的客观事实。然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李鸿章的悲哀之处在于,他只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有国民。他不了解世界的形式,更不知道国家政治的根本。

此时,十九世纪的西方世界,正在推行着物竞天择,进化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日益强大繁荣。而在做着“天朝大国”梦的中国,却苟延残喘,像一个满身疾病的病人,无药可救。此时的李鸿章还在原地踏步,小修小补,只图一时之安定,不去扩充国民的实力,让中国成为富饶的强大国家,而仅仅学习西方技术的皮毛,就像寻找水源忘记找它的源头,结果徒劳无功,不仅无法缓解国家的危机,而且置国家于危难之中。安于现状,洋洋自得,用这些雕虫小技与世界上著名的大政治家周旋,出让巨大的利益,而争夺极其微小的利益,不是说他不尽力,只是这样于事无补。

李鸿章自己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了一间净室。即有小小的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修补,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补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李鸿章自己也知此时的晚清已经是一间破屋子,只能经得起小小的风雨,然而面对西方列强的狂风骤雨,小破屋很快便会坍塌与毁灭。

有人曾言,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的权臣,大权在握,把持朝廷重要权力。但如果我们将李鸿章同汉朝的霍光,明朝的张居正相比,我们便可发现,他们与李鸿章的权力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古代的权臣,他们专横霸道,作威作福,挟持君主,操控权力,百姓们愤恨不满,江山社稷摇摇欲坠。而反观李鸿章,他一生竭尽全力,忠于职守,安于本分。和前者相比,他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大臣。又如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他们大刀阔斧的推行改革,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而李鸿章呢?他的改革步履维艰,难以有所成就。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因为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与这些人完全不同。


众所周知,清王朝是满洲人的政权。在清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朝中的一切重要职务都由满人担任。直到太平天国后,朝廷才意识到当初建立的八旗士兵不起作用,于是才不得不委任汉人为官,掌握权力。李鸿章曾担任过大学士、北洋大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等官职。自清雍正以来,朝廷的实权大部分掌握在军机大臣手中,所以,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的举措,无论成与败,军机大臣都应承担大部分责任,不可推卸。李鸿章虽是督抚,但他行使的职责,从事的工作和寻常的督抚不一样,如果把四十年来政治的失败都归罪于李鸿章,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有些失败的责任,李鸿章本就不该承担。

 李鸿章,代表着屈辱的满清的黄昏,留给了历史无数的争论。但我们也应该知道,历史人物是慢慢时间长河中的匆匆过客,有的人名垂青史,有的人遗臭万年。世界唯有平庸的人才是最容易被人们所遗忘的。现在有许多人普遍认为,当全天下都厌恶、诋毁一个人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非同寻常的奸雄;当全天下都赞美、称道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可以说是非同寻常的英雄豪杰。然而,平庸的人站在那里讨论出众的人,他们的话,我们又能相信几成? 因此,誉满天下的人,有可能是受世人唾弃的奸佞小人;谤满天下的人,也有可能是受到万人敬仰的伟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还是要公正客观,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处的位置,所做的事情,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评说的。

    孟子言:“知人论世”,其实论事不易,知人亦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