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节 劳动力不是商品——分配问题

 自然学派 2017-03-19

 

第一节  劳动力不是商品—分配问题

 

    现在我们来讨论真正的价值创造者:劳动。劳动作为价值的源泉,至少是价值的源泉之一,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如果一件东西的取得完全不需要耗费人的劳动,抛开稀缺资源垄断的影响,当然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如空气)。

                       

一、劳动和劳动力不是商品

 

    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一般来说是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人为地加以一系列改造,把天然的东西转化为可以用来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各种需求的产品,产品也可以叫财富。但财富不限于产品,除了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外,那些可以被占有的、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需求的自然资源,也被称为财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用来交换的财富(主要是指产品)即成为商品。那么,什么是劳动呢:人类为了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而付出自己的必要的脑力、体力、精力,占用耗费自己时间的行为,即人们为了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而付出必要的自身代价的行为,都是劳动。需要指出的是,个别产品(如某些服务类产品)的生产,可能并不需要自然资源作为原料,只需人们付出劳动。

 

    关于劳动的报酬,本来是非常容易确定的,因为本来应该只有这么一个真正的价值源泉,因此分配问题根本无须讨论。所有的劳动成果都归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内部按劳分配,天经地义!劳动报酬就应该是等于劳动成果,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与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不同,我认为劳动不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商品,而是人类的生存之道,是一种基本人权,是生存权的一个基本方面。可以说,除了保证人身安全以外,劳动权应该是生存权中的最重要因素,甚至排在第一位也无可厚非,毕竟如果连饭都吃不上,人身安全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因此劳动权可以被看作是第一人权,不知道那些成天把人权放在嘴边、作为一切行为借口的国家,会不会有时间看看自己是如何保证劳动这一基本人权的。

 

    劳动都不是商品,劳动力则更不是商品。人是所有劳动、所有生产的最终服务对象,人可以有权获得财富,是因为正是他们自己通过劳动创造了这些财富,同样劳动者本来也有权无偿获得自然资源,因为这是大自然的无偿馈赠!

 

  人类利用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当然要注意环保,不要破坏自然),加上自己的劳动,即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科技和管理),创造出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就是人类生产的本质所在!劳动者就理所应当地,光明正大地享有这些财富,这就是人类生产的目的所在!不能因为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很多财富变成了商品,就可以改变生产的本质和目的,甚至把人类本身也当作商品看待!

 

  劳动者劳动的目的是享用自己双手创造的财富,而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艰难度日;同时,劳动者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也完全不只是仅仅够他们养家糊口的那一点。

 

    可以说,如果从道德和正义的角度研究经济学(严格地说是政治经济学)的话,这门学问到此为止,其他的问题都是皮毛!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人类社会几乎就没有存在过公平!道德和正义也经常看不到影子,尽管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让人无奈,我们必须从童话世界走回现实,用现实的态度面对现实,否则必将走向空想主义,被人当成不懂事的孩子,尽管我真的希望人类始终都能像孩子一样去面对生活。

 

二、分配问题

 

    有人这么说过:我们研究经济学,不应该研究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而是要如实地研究它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以及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我忘了从哪本书上看到的了。

 

    我不赞成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因为我是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人,但我必须赞成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因此我决定放下愤青态度和口气,不再呐喊,而是用理智代替情感和冲动,心平气和地面对现实,来继续我们的经济学探索之路,来看看劳动、劳动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

 

    地主凭借对土地的控制而无偿地收取了地租,对于这一点,资本家看着也很恼火,甚至历史上有些非地主出身的资本家曾向政府提出过废除地租的要求,但实际上,凭借对资本的占有,资本家对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其手段则更加无耻,剥削的力度更是不输于前者。而且,为了让资本能够真正获利,资本家们不但要给出所谓的等待、节欲、延后消费(凯恩斯更发明了一种叫流动性偏好的说法)这一套谎言作为资本获利的根据,还要把劳动(力)作为一项商品来买卖。他们关于工资标准的说法是:劳动(力)的价格,不能按照他们创造了多少财富,或付出了多少劳动来计算(这才能被称作公平交换),而应该是能维持他们养家糊口、传宗接代的那些钱就可以了,不能多给。如果给多了钱,他们就会多生孩子,造成劳动力的进一步过剩,反而使工资降低,好心人办了坏事!同时工资太高,必然造成成本上升,物价上涨和造成通货膨胀的屎盆子就扣在劳动者脑袋上了。

 

    总之,劳动(力)的价格—工资,越少越好;而资本的利息,越高越好,因为钱在富人的手中,不会被挥霍浪费或多生孩子,而是被节俭地储存起来,并投入扩大再生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谎言和误区,下一篇将被揭穿)。

 

    对劳动(力)价格的规定,完全彻底地暴露了资本家和封建社会的地主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在剥削的手法上尽管是资本家显得更加高明,但结果都是一样的。资本家付给工人们的工资,仅仅被看作是一种成本,是让工人能够培养、训练和保持有效率的劳动精力而付出的成本,以便工人们能不断地为资本家好好工作。当然这个成本不限于养活劳动者本人,还要包括其后代,毕竟资本家这一点儿长期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连牛马都要养的膘肥体壮才好干活,都要让它们养育后代,何况人乎?

 

    劳动(力)工资的标准,完全可以套用到牛和马上面,得出牛马的工资定义。然而可笑的是,亚当·斯密居然称之为符合一般“人道”主义标准的最低工资!要想得到超过此标准的工资,唯一的希望就是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并超过了劳动力的供给,资本家才能“打破限制工资增长的天然联盟”。当然,斯密忽视了劳动者反抗和斗争的力量,劳动者通过自身的斗争,在不断地提高“人道”主义工资的标准。

 

    通过把劳动(力)当作一种可以肆意压价的商品,主观人为的分配问题,就被偷换为扑朔迷离的、谁也说不清的商品价格问题;劳动(力)报酬与劳动成果价格不同的问题被蒙混过去,赤裸裸的剥削压榨被掩盖起来,如果劳动者觉得分配到的份额太少,你谁也不能怪,只能怪自己的价格上不去。所以,要看清楚经济现实,就要抛弃这种错误的观念,抓住分配这个实质。

 

    不管怎样,我前面已经提到,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必须面对现实,对于地主和资本家已经取得的地租和利息,我们必须暂时抛掉对其合理性、道德性的争论,心平气和地、如实地进行研究和考察,这也是我引入代劳动,虚劳动的目的所在。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分配问题按照客观现实做一个非常直观的总结:

 

    参与生产的劳动力、优势(包括土地等所有自然资源)、资本因为各自贡献了劳动、代劳动、虚劳动,从而创造出了劳动价值、代价值、虚价值并合成了商品的总价值,相应地,他们得到了自己的报酬:工资、地租、利息。 

 

    也就是说,尽管我认为只有劳动才应该是唯一的价值源泉,但我必须面对现实,为了模拟现实社会发生的真实情况,我只能创造了一种“现实”的价值论,并用这种现实的价值论进一步去模拟经济世界里更多的现实。区分理想与现实,讲道理时理想;具体分析时现实,这就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明眼人可以看出来,我的“现实”价值理论,和斯密的要素价值论非常类似,只不过是土地被归入了更加宽泛的优势概念之中。也就是说,我不能违背现实,我承认斯密的分配决定交换价值的理论,争议的焦点不过是这种分配制度是不是合理的问题。而这种分配制度到底是不是合理,我认为依靠道义上的争论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争了几百年也还是在各说各的理,要想解决问题,还是只能依靠事实,因此我在第二篇里面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模拟现实、看清事实!

 

    因此,无论你抱有什么样的价值论,或者是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现在都不要着急,我只是说出了我的观点而已,你现在可以不同意,而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不会丢下资本和土地,我会如实地带着它们及其报酬,走进资本主义生产流通的过程,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真正精彩的部分在下一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