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律师的职业规划(上)

 唐律师的资料室 2017-03-19

一、青年律师职业规划重要性

   (一)青年律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1.大学法学教育在社会实践环节仍处于薄弱状态。法学本科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理论知识学习,法学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时间较本科生要多,但对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普遍没有引起重视。因此,很大一部分法学院校的毕业生从走进律所那一刻,基本上是一张白纸,面对工作无所适从。

2.青年律师执业之初的生存状态普遍堪忧。(法检系统转行的资深实习律师除外)他们面临着没有经验、没有人脉、没有知名度的现实,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迷茫、困惑。根本感受不到作为律师的这份职业荣誉感,同时职业责任感也不强。

(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1.从能力角度说,我一直认为能够做好一名律师的人是可以做好法官、检察官的(注意范围,不是所有律师)因此,我在面试实习律师的时候问他们为什么要做律师时,最不想听到的答案就是:因为考不上法官或者检察官。当然,这类实习律师也进不了云端。拿到执业证不代表你就是一名合格的律师,成为一名有能力的优秀律师少不了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如果没有清晰地职业规划,青年律师在刚起步那一两年会找不到方向且容易走弯路。

2.绝大多数青年律师都是志存高远的,当你鼓起勇气踏入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行业时,除了当年看TVB律政剧留下的情结外,还应该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有更高的追求,肯定不甘于仅仅拿一份可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工资。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必须有可行的职业规划去实现你的目标。

二、如何做职业规划


很多人对如何做职业规划感到很困惑。我在和很多实习律师交流时问到他们的职业规划,大多数人没有什么概念。有人和我说:规划赶不上变化。甚至还有人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路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当下的你无法预见未来的你。很多人瞬间觉得好有道理,从此为自己不做职业规划找到了理论依据。当然,我认为这些话放在其他的场合是相当有正能量的,但是不能够把他们当做不做职业规划的借口,这是对职业生涯不负责任的。

我认为青年律师的职业规划是可以“想”出来的。(当然得建立在对这个行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又没有任何实践经历,可能“想”不出来。)很多人认为“想”不出来,是“想”的落脚点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有些律师朋友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以一些行业表象作为参考,人家说资本市场好就觉得自己要往这个方向发展,过一阵又听说PPP很好,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定位和方向。时间过去了,却没有什么成效,然后就得出结论:职业规划是个伪命题。

首先,我认为做职业规划正确的立足点或者说出发点应当是你自己。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内因。做职业规划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在工作当中什么事情让你最兴奋?你的兴奋点也就是你的兴趣点,兴趣点是职业规划的起点,也是核心,从这个点出发做的职业规划才是真正意义上符合你自己的。接下来你在工作中,即使没有可以立即兑现的物质方面的东西,你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你在做你感兴趣的事情,没时间左顾右盼、患得患失。

其次就是“自我认知”。青年律师有普遍存在的优势,也有普遍存在的劣势。无论是优势还是劣势,都有个体差异的存在。有些劣势是可以改变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慢慢提升,有些劣势是不容易改变的,要尽可能避开。建议大家可以通过盖洛普优势识别系统做一下优势识别测试,以及九型人格测试。这些都能够更好的帮助你认知自己。

谈职业规划不能不提专业化定位。我认为,一般情况下做专业化定位的前提是你在专业认知方面没有空白区域。对各个领域不需要都懂,但是至少要不陌生。虽然律师都应该深耕于某一块法律服务领域,做到术业有专攻,但是我认为青年律师的首要任务应当是把基本功练扎实,先得把步子走稳了,然后再尝试着跑。我个人认为律师的专业化之路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这样的:从什么都做的律师→侧重于某几类业务的律师→只做某几类业务的律师→只做某类业务的律师。同行们在见面聊天时经常会问对方的专业领域是那一块,好像自己没有专业领域都不好意思。我要说的是什么都做并不丢人,要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渐,不要跟风,有些年轻律师听到大家都在说专业化,就马上给自己贴个标签,号称自己是只做某类业务的律师,这是不可取的。


三、如何选择发展平台


每位青年律师的职业规划都是不一样的,律所的模式、文化、业务定位也呈现为多样化。因此,青年律师找到一家适合自己律所非常重要。大所(名气大、规模大、业务量大)有它的优势所在,去这样的所当然是不错的选择,但并不一定就唯大所是从。适合自己职业规划的才是最好的,一家律所是否适合你,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标准:

(一)这家律所可以让你有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

有人会说:积极主动不是个人的问题吗?没错,一个人的工作状态是否积极主动是个人问题,我这里要说的是这家律所能否让你情不自禁的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去。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过这么一段话:‘人生的幸福感来源于三点:一是心爱的人,二是做想做且擅长做的事,三是和志同道合的人共事’。我觉得一家适合你的律所是应该可以做到后面两点的。这样你面对的工作将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你会用创业者的心态对待工作,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别人看到的是你日以继夜的奋战在办公桌前,每个月拿固定工资;别人看不到的是你心中的舞台有多大,搞不懂的是你哪里来的那么多热情。

(二)这家律所让你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激励而不是压力

虽然激励和压力都能激发我们自身的潜力,推进工作,但是二者相比有很大的差别。激励更多的是主动,而压力更多时候意味着被动。“激励”往往更容易让人产生自驱力和幸福感,激励作用下的推动可能只会产生身体的累,可以瞬间复活,但是“压力”模式下,日积月累可能让人身心俱疲,幸福指数不高。

(三)这家律所注重你的个人成长,让你有归属感

律所应当注重年轻律师的培养和扶持,不能够采用放养的模式,任其自生自灭。例如:云端所对年轻律师量身定制培训计划,为每一位年轻律师确定指导律师,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年轻律师每个季度都会有考核,他们的考核结果同样会计入指导老师的考核指标;

律所的核心是人,没有人,什么都不是,有了对的人,什么都不怕。我期待未来的云端所相对成为一家强大的律所而言,我更希望希望它能成为一家极具幸福感的律所。

四、关于开拓案源


这是一个近些年来老生常谈的问题,也确实是一个让能头疼的问题。司法局和律协的领导开会的时候都会强调:青年律师是律师队伍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律师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同时,也为律师安排了许多公益的培训和讲座。天同的蒋律师也说:“得青年律师者,得天下”。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年轻律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案源匮乏,生活在基本无保障的执业环境中。

整体而言,我认为业务开拓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既有人脉的积累,也有经验、能力的沉淀。并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以走。当然,瞬息万变的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还是给青年律师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我们经常谈到的一些开拓案源的点,例如:1.亲朋好友、同学圈是你初始客户的重要来源;2.老带新模式的传统口碑营销;3.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媒体等);4.新媒体(微信等);5.参加各类聚会、沙龙、培训、研讨会等。这些都是具体的做法,我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社交。要让别人知道你是一名律师。我经常和年轻律师说:下班离开办公室后建议不要直接回家,要有意识的利用下班时间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重视形象。有一本书名叫《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讲了作为职场人士形象的重要性。工作时间要注意着装,最好是着正装,头发、指甲等都要注意,不能油头垢面。工作场合要有仪式感,让人一看到你就有一种职业投射。

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案件,即使案情再简单,标的再小。当事人会通过律师办理案件来评价律师的技能、人品。从而决定是否会有二次委托或者转介绍。

写文章,讲课。中华民族有着隆重的师文化。当别人看了你的文章或者听了你授课之后,你在他心里会形成师者的概念。所以假如你能写一篇爆品的好文章,这对你的公信力和知名度提升是非常有效的。

寻找一个好的平选择一个好的团队或则一家适合自己的律所,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战斗。

总而言之,青年律师在认清自己的处境同时,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不能一天工作八小时,有三、四个小时在玩微信、刷微博,下班后还满腹牢骚感慨怀才不遇。

本文根据袁军主任讲座《青年律师成长系列之—青年律师的执业规划》讲稿整理,与所有青年律师共勉!袁主任近期将在云端律所为大家做青年律师成长系列的第二期讲座,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