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知行合一_与阳明的_行动美学
2017-03-19 | 阅:  转:  |  分享 
  
“知行合一”与阳明的“行动美学”

潘立勇傅建祥

提要:阳明“知行合一”所强调的事上工夫,使其心学美学内在地导向了“行动美学”,其主旨

是突出艺术和美学的美育功能,甚至将美学等同于美育。

关键词:知行合一审美实践审美教育

作者潘立勇,美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杭州310028)傅建祥,浙江旅游

科学研究院院长。(杭州310007)

阳明提出“致良知”的目的,是吾心本有之良知在

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澄明和落实;与此相应,致良知

的工夫便具有两种功能,即“去蔽”与“着实”:前者是良

知在心灵世界的澄明或领悟,后者是良知在现实世界

的实践与落实;当然,两者又是内在合一、原无内外的

和合结构,澄明即落实,落实即澄明。相对而言,阳明

把前者称为“心上工夫”,后者称为“事上工夫”。引申

到阳明心学美学工夫论,“心上工夫”表现为“缘机体

认”、“直觉顿悟”的体验美学,“事上工夫”表现为“知行

合一”、“随事尽道”的行动美学。审美既是一种心灵体

验,也是一种身心践履,并且是一种境界化育,最终指

向“成己成物”、个体和社会道德审美理想境界的圆成。

“致良知”的“致”,既是“推致”,也是“落实”,是实地用

功、必有事焉的“真切工夫”。“致良知”的“知行合一”

必然落实于道德人生的事上工夫,这突出了身心践履

在道德品性现实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从美学的角度

讲,“知行合一”,随事尽道意味着美学不能仅仅是一种

“口舌观听”之学,而更应是一种“身心践履”之学,这就

把思辨美学或观赏美学引向了“行动美学”(Aesthetics

inAction),①并突出地强化了美学的美育功能,甚或

可以说,美学即美育。

一、事上工夫与“知行合一”

事上工夫即行的工夫,这就涉及到“知行”关系。

在知行关系上,阳明心学以“知行合一”说突破了朱子

理学的先知后行观。朱熹的知行观虽强调“知行相须

互发”,但由于他“以认识之路讲道德”,因此仍不免有

析知行为二的倾向,他的后学更有知而不行之弊。阳

明不满于宋儒析知行为二的支离工夫,直接提出“知行

合一”,以此作为“致良知”的“真切工夫”或“本体工

夫”。

按王阳明的了解,真正的“知”总是包含着运用于

“行”的向度,并且只有在付诸实行时才具有现实性。

在此意义上,“行”不仅是达到(理解)“知”的中介,而且

构成了“知”的具体存在方式。“知”应当落实于“行”,

惟有付诸于“行”方是“真知”。“行”要以“知”来规范,

“知”则需通过“行”而获得自我实现。“行”在其展开中

已包含了“知”的规定,“知”的存在则已蕴含了走向

“行”的要求。②因此“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

—512—

“知行合一”与阳明的“行动美学”



②杨国荣:《心学之思》,三联书店,1997年,第197-206页。

杜维明曾用“行动的新儒学思想”来评价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思想,这里姑且以“行动美学”来形容阳明心学美学的知行

合一观。

本体。”①

对于“行”的理解,阳明主要是强调“凡谓之行者,

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②但又有这样的说法:“我今说

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④所

谓一念动处即是行,似乎是在抹杀心理行为与物理行

为的界限,模糊了行为的动机与行本身的区分;但这种

观念有其道德涵养上的考虑,即从根本上杜绝观念层

面的不良动机,同时,也是从倪端处肯定与落实善的意

念。这些观念可以为我们理解阳明“销行入知”的意识

提供某种参照。

阳明“知行合一”说强调“知”与“行”作为一种工夫

在其本体上的合一,它在伦理哲学上的基本涵义是指

道德实践中内在自觉与外在推致的同时性和不可分割

性,强调意向的道德性必须通过实践把自己真正实现

为现实道德性;在美学上则可以逻辑地延伸出审美实

践中内在的审美自觉与外在的审美行为的同时性和不

可分割性,强调审美的意向性可以而且必须通过实践

化为自己现实的审美品格,并呈现为美的人生风范和

人格境界。因此,“知行合一”所强调的事上工夫,使阳

明心学美学内在地导向了“行动美学”。按笔者的体

认,他的“行动美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着重于个体自

身“事上磨练”的审美实践,旨在使个体在“知行合一”、

“身心合一”的审美践履过程中完成自身道德审美人格

的建构,可以称之为“以审美实践成己成圣”;二是着重

于对他人和群体“随事尽道”的审美教育,旨在使他人

和群体在“随事尽道”的审美教育过程中完成社会道德

审美规范的建构,以及社会理想人格境界的化育,可以

称之为“以审美化育成人成物”。

二、事上磨练:审美实践与身心践履

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来看,美即存在或呈现于经

由“知行合一”化潜在德性为现实德行过程中。审美的

功能就不在于仅仅满足人的感官享受或认知欲求,而

在于通过“事上磨练”的审美实践完成人格美的修养,

使其“良知”的价值潜能在审美实践的“知行合一”过程

中充分地体现。

阳明曾将学分为“口耳”之学和“身心”之学,并得

出“未有学而不行”和“不行不可以言学”的结论。⑤王阳

明将身心之学与“行著习察”结合起来,无疑注意到了

道德认识内含的实践趋向。⑥就道德规范的体认而言,

在口耳的听说互动作用过程中,主体固然也可以对所

说的规范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停留在抽象的语

义层面,而难以真正达到其具体性和丰富性。与之相

对,身心之学则以生活实践(行著习察)为其形式,它要

求在身体力行的实践过程中,把握和领悟道德规、概念

的具体涵义。正是在此意义上,王阳明一再强调“人须

在事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⑦所谓知行合一,同时也

以意味着内在的境界与外在的践行之统一。在阳明看

来,惟有通过切实践履过程,主体对良知才能获得认同

感和亲切感,并使之化为自觉的理性认识。因此,学与

行必然内在地合一。

在美学上也应如此。阳明心学美学不是口耳观听

之学,而是身心践履之学。在强调审美的身心践履品

格、美学的伦理化育功能这一点上,阳明心学美学与朱

熹理学美学是一脉相承的,只是阳明更在“知行合一”

观念的基础上,强调了审美感知与审美行为的内在统

一。按阳明的观念,审美实践也有个“真知行”⑧。在他

看来,就日常感官美而言,“好色”属于美,见“好色”属

于知美,“好好色”则已属于行美了。一旦真好,就会去

真行,真真切切地去体会这种美,实践或实现这种美,

使之“内入真有”。德行之美也是如此,一旦你真知了,

就会去真行,将内在的德性之善化为现实的德行之美,

这就是“诚意”⑨。因此,阳明一再强调学要“为己”lu。

也正是基于此,阳明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

于艺”,无非是在“事上磨练”中“随事尽道”以实现道德

人格的完善。lv

三、随事尽道:审美教育与境界化育

如果说“事上磨练”的审美实践主要是以个体的、

内在的、身心俱用的体认践履形式造就个体人格和审

美境界的话,那么,“随事尽道”的审美教育则以社会

的、外在的、主体相互间的潜移默化形式化育社会风俗

和审美境界。

阳明十分重视通过审美教育来移风化俗,反复强

—612—

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













lu《与汪节夫书》,《王阳明全集》卷27。

《答王天宇》,《王阳明全集》卷4。

《传习录》上。

lv《传习录》下。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答友人问》,《王阳明全集》卷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④⑤《传习录》上、下、中。

调“习与化移”,①在其为政的实践中也每到一处,即

“劳民劝学,以兴教化”,②以此作为在社会中现实地

“致良知”的重要工夫。在他看来,习俗移人,如油渍面

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强调的感染力,因此,“致良

知”的工夫或形式,也因针对性地使之拥有情感移人的

审美品格,艺术活动及其审美体验正是“致良知”的重

要和必要的途径和形式。

阳明十分重视歌诗、戏曲、礼乐等艺术和生活的审

美形式在移风化俗方面的特殊功能,他这样认为圣人

制作礼乐,不是仅仅为了让人欣赏观听之美,而是根据

人性情感的特点,提供易于为人接受的形式来移风易

俗。③道德规范如以抽象枯燥的形式表达,不易为百姓

平民接受,而将圣贤德行编为故事,播在乐中,使愚俗

百姓人人易晓,在无意中不知不觉干发起本在的良知,

这不正是以艺术和审美的手段易风化俗?这不正是

“随事尽道”的审美教育?风俗之美,得之于审美化育,

化育的基础正在于人性中本在的情感与德性相通的文

化心理结构。孔子早已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④的原理,强调了德性教育中自觉原则

与自愿原则的统一,也就是德育原则与美育原则的统

一。朱熹也十分注重乐在审美教育中的功能,然而在

朱熹那儿,乐的价值主要是功能性的,到了阳明这儿,

乐的意义就直接是本体性的了。朱熹的审美教育还强

调学、养、践、化的结合,到阳明这儿,学即是践,也即是

养,也即是乐。弟子王艮就这样归结“学”与“乐”的关

系:“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

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⑤学

与乐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这就进一步促进了

审美教育理论的自觉,极大地强化了艺术和美学在“知

行合一”的实践中“随事尽道”的美育功能。

阳明有关审美教育的理论,最集中地体现在《训蒙

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⑥一文,该文可谓是阳明审美教

育纲领性的文献,是阳明顺人情之本、知行合一、随时

尽道的“致良知”工夫在审美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审

美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以人情乐于接受的艺术和审美形

式,导志意之正,调性情之和,消习气之鄙,使之“使之

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歌诗”、

“习礼”、“读书”就是审美教育的三种基本方式。这些

方式的特点就是“知行合一”,通过全身心的践履,在审

美实践中化育身心,造就人格,随事尽道。流行教育的

通病在于违背了人情自然本性,也即背离了良知真正

恻怛、本然呈露之原则。这种通病,我们不是在当今的

教育体制中还屡见不鲜吗?

基于“知行合一”、“随事尽道”的立场,阳明不仅提

出了《训蒙大意》,而且辅之以可在实践中落实的《教

约》。对于儿童的审美教育,《训蒙大意》是在原理上揭

旨,《教约》是在实行处示教,前者指明为什么要这样去

做,后者落实应该怎样去做,“知行合一”的精神在阳明

审美教育理论自身结构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阳明

的审美教育理论一定是在切实可行的工夫上落实,这

就是“随事尽道”。

概言之,在阳明心学美学的逻辑体系中,美既是本

体的呈现,又是境界的圆成,审美即是体认本体和澄明

境界的过程。人生的理想之境必然与审美之境相通,

或者说必然在审美境界得到超越和圆成。阳明心学美

学本体论是为人生理想境界的可能提供本体的依据,

而他的审美工夫论则是为人生理想境界的实现提供现

实的途径,最终指向的是人生理想境界的落实和圆成;

因此,人生境界论就成为阳明心学美学的最终的关切。

责任编辑:曾骅

—712—

“知行合一”与阳明的“行动美学”











⑥《传习录》中。

《泰州学案》,《明儒学案》卷14。

《论语·雍也》。

《附山东乡试录》,《王阳明全集》卷22。

《两浙观风诗序》,《王阳明全集》卷22。

《送李柳州序》,《王阳明全集》卷29。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