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大系]故宫博物院绘画之明代篇(二)

 夏海听涛 2017-03-19
本帖最后由 信息安全员 于 2014-6-23 14:46 编辑

《山水图》轴(望山垂钓),明,赵左绘,纸本,设色,纵132.3cm,横38cm。
  晚明时期的绘画风格多从前人画法中变化而出,大多带有较为明显的前人艺术遗迹,这也是晚明时期复古艺术思潮在绘画作品中的反映,从而构成了明代后期艺术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色。赵左身处于这一时代大环境中,其作品,甚至其所代表的苏松派绘画都具有这一特点,从这幅《山水图》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特色。
  此图表现晚明文人生活,大致分为三个段落:下部绘临水土坡,林木掩映中隐现出草堂,屋中一士凭窗读书;中部湖水荡漾,芦苇丛中一人正持杆垂钓,扭头遥望远山的动作,表明其本意非在垂钓;上部山峰一座,所占位置有限,留有很大的空白,画家在此处用工整的小楷书题写了两句诗:“垂钓有深意,望山多远情”,点明了主题。根据诗句,后人也曾将此图定名为《望山垂钓图》。诗后署款“己未夏日赵左”,下钤“赵左之印”、“文度氏”两方印章。按“己未”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据目前所知,赵氏最晚的作品为1629年的《落叶无声图》,此图亦应属其晚年作品。
  作品画法继承元代画家黄公望和倪瓒传统,远山的表现手法又显然受元代赵孟頫影响,山石用披麻皴法,并解索式的形态自山顶纷披而下,复施以淡色,极具古拙雅淡之趣。景致采用平远与深远相结合的构图,使原很狭窄的竖长画面显得开阔,加之三段式的布局法,更添增了幽远之感。画面下部的实景处理,中部水面的描绘以及远山、天空的表现,构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而图中人物恬淡宁静的神态与树木芦苇因风而起舞的动势也形成了鲜明的动与静之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作者营造出了一个文人逸士生活的良好氛围。
  全图主要以水墨画成,墨色清润,浓淡干湿、焦渴枯润均控制得恰到好处;设色淡雅清丽,只用淡赭和花青等略加点染,使画面具古雅恬淡之趣而无俗艳之态;笔法洒脱秀劲,写意处墨气淋漓,工整处细笔如丝,笔力劲健遒逸。人物造型简单,不求形似,寥寥数笔便神态俨然,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此图为赵左晚年创作的山水画中的精品。
撰稿人:杨丹霞
2009年12月
QQ截图20140623144224.jpg
QQ截图20140623144306.jpg
QQ截图20140623144322.jpg
QQ截图20140623144341.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