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针刺促进间充质干细胞释放,缓解疼痛

 86tui 2017-03-19

  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的研究展示了电针刺(electroacupuncture)如何触发一种神经机制,这种神经机制能够有助促进组织修复和缓解损伤诱导性疼痛(injury-induced pain)。

  他们的发现有史以来全面展现了电针刺如何刺激大脑从而促进干细胞释放,而且针对这些干细胞的治愈性质获得新的见解。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3月16日在线发表在Stem Cell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lectroacupuncture Promotes CNS-Dependent Releas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的医疗手段,针灸就是将细针在全身预先确定的位点上刺入皮肤中。电针刺是一种利用小的电流增强针灸效果的针刺疗法。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创业研究副院长、赫尔曼-威尔斯儿童研究中心主任、儿科教授Mervin C. Yoder博士说,“这项研究揭示出电针刺有助身体对压力因子作出反应的复杂性。”

  这些研究人员以人、马和啮齿类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实验室测试,以便追踪电针刺的效果。在电针刺中,细针的刺激会一直传递到大脑中。他们发现电针刺会促进修复性的间充质干细胞(MSC)释放到血液中。

  依赖于测试的物种,电针刺会在9到22分钟内激活下丘脑,即大脑中控制神经系统和无意识性身体机能的区域。MSC会在2个小时内释放到血液中。

  论文共同作者、印第安纳大学麻醉科主任Fletcher A. White博士说,“我们给这些动物施加的针刺刺激快速地对将手臂上的刺激位点与脊髓中的反应性神经元和大脑中的下丘脑区域关联在一起的神经通路产生影响。接着,下丘脑将发出的信号引导到干细胞微环境中,从而导致MSC释放。”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电针刺治疗导致更高的损伤诱导性疼痛阈值和一种胶原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这种胶原蛋白促进肌腱修复和抗炎性细胞产生。已知抗炎性细胞是更快治愈的预测指标。

  White博士说,这些发现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用于组织修复和控制损伤相关疼痛的新策略。

  他说,“我们可能潜在地捕获来自接受电针刺后的病人血液中的MSC,保存这些细胞以便未来在术后重新将它们灌注到这些病人体内,或者用于治疗因损伤导致的慢性疼痛。”

  用于这项研究的马在为参加国际盛装舞步比赛接受培训期间受伤了,而且参与这项研究的6个人都是健康的志愿者。这6个人接受电针刺,并且他们的大脑成像结果表明他们的下丘脑受到激活。

原始出处:

Tatiana E. Salazar, Matthew R. Richardson, Eleni Beli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Promotes CNS-Dependent Releas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tem Cells, Accepted manuscript online: 16 March 2017, doi:10.1002/stem.2613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zhaos@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