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和路线

 醉八仙2017 2017-03-19

赫鲁晓夫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这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于和平共处:赫鲁晓夫称之为“苏联对外政策的总原则”和“总路线”。他认为只要世界不发生战争,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所以这条总路线是能够实现的。他说:“资本主义从根基到顶峰,包括它的经济制度和国家制度,政治和意识形态,都在不可避免的瓦解过程中。帝国主义已无可挽回的失去了控制人类大多数的权力。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向和主要特点的,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是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力量。”他甚至提出:“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成熟到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程度。”他认为世界的和平与反战力量已经超过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他说:“已解放的国家的人民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在反对战争危险斗争的联合努力是普遍和平的最重大因素,这一代表三分之二人类的意志和力量的强大战线,能够迫使帝国主义侵略者退却。”

由于赫鲁晓夫对形势的乐观估计,他对“和平共处”赋予特定含义。他认为“和平共处不仅意味着两种制度之间不进行战争,而且还意味着两种制度之间在经济方面进行和平竞赛,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具体的合作”。“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和平竞赛的基础”。竞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苏之间的经济竞赛,二是在第三世界的和平渗透竞赛,赫鲁晓夫认为,在这两种竞赛中,苏联都将获得胜利。因此他提出:“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和平共处条件下,既能“合作”,又能竞争,所以赫鲁晓夫又把这种“和平共处”称为“苏联对外政策的总原则。”

关于和平竞赛:这指的是同美国进行经济竞赛。赫鲁晓夫认为可以通过这种竞赛拖垮美国。其根据是,苏联拥有比资本主义快得多的经济发展速度。他说,尽管目前苏联的工业产量仅及美国的一半,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美国,“在苏维埃政权成立的所有年份中,工业增长的每年平均速度要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的增长速度2倍至4倍”。“现在我们的国家在增长的速度方面和产品的绝对增产量方面都超过了美国。我们以比美国快3倍的速度前进,我们每年的产量比它(指美国)多。因此赶上美国现在是容易得多了。”赫鲁晓夫预言,20年后就可把美国抛在后面。他说,在第一个10年里,“苏联在建设物质技术基础时,在按人口计算得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而在第2个10年结束时,将建立起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以保证全体居民得到丰裕的物质和文化财富。赫鲁晓夫描绘了一幅如此生动的图画,只可惜这不过是赫鲁晓夫的一场美梦。

关于和平渗透: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中,最早提出的是“和平过渡”。后来他又很快把这个设想运用到第三世界新独立的国家。1955年万隆会议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赫鲁晓夫乘机发动和平渗透的外交攻势。1955年他亲自访问印度、缅甸、阿富汗。1956年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公开声援埃及,并提供军事援助。1957年以后开始在非洲活动。1960年赫鲁晓夫出席15届联大,向大会提交了《给予殖民地国家以彻底独立的宣言》。1959年,利用古巴革命成功之机,派高级代表团访问古巴,表示苏联“全心全意地与古巴站在一起”。赫鲁晓夫的和平渗透活动很快遍及亚、非、拉。

其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一致性并谋求美国的认可;对亚非拉地区则加紧渗透扩张,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以便把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

主要是:1、由于核武器的出现,使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产生了新的看法。他有两个基本观点,使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产生了新的看法。他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认为如果爆发“一场热核战争”,固然“会使资本主义体系灭亡”,而“对许多人民来说,社会主义问题也就根本不存在了”,“将没有胜利者”。另一个观点是,战争将不再分类型,任何规模的战争,哪怕“一点火星”也会酿成核大战。基于这些看法,他提出人类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是两个社会制度之间的“和平共处”。

2、在苏联国内,赫鲁晓夫既然否定了斯大林的理论和路线,便决心进行社会的政治、经济改革,把加快经济建设,使苏联社会在20年内进入共产主义阶段作为总的奋斗目标。并以此向美国挑战,同资本主义进行竞争。这便是他的“和平竞赛”设想。

3、在国际上,赫鲁晓夫认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一方的“代表”,应当享有同美国一样的地位,平起平坐共同解决世界事务,这就产生了他的所谓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主张。对亚非拉新独立国家,赫鲁晓夫愿意让这些国家“自己选择社会制度”。他很有信心地认为,大多数国家都会选择“非资本主义道路”,苏联一定能在这场竞争中取胜。这便是赫鲁晓夫的“和平渗透”战略。

4、美国用“和平战略”引诱苏联,也是赫鲁晓夫决定奉行“三和路线”的一个次要原因。由于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美国便认为有了向苏联和东欧进行和平渗透的大好机会。为了推动赫鲁晓夫的内外政策向有利于西方的更大变化,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都曾施展“和平战略”,同赫鲁晓夫举行了“戴维营会谈”和“维也纳会晤”。赫鲁晓夫也对美国的“和平愿望”寄予过不少幻想,认为他的“三和路线”一定能得到美国的响应。

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本次大会提出了有名的“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赫鲁晓夫从他倡导的所谓“三和路线”出发,把苏美合作和与西方搞缓和放在第一位,而把与美国的争夺和对抗置于从属地位。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与美国的对抗从总体上看是有限的,有时是被动的,同时又是比较软弱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淡化乃至否定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另一方面也由于苏联当时的国力相对还比较弱,不足以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对抗和平等的争夺。因此,赫鲁晓夫要大力发展核武器,希望以此为捷径在军事力量上迅速超过美国,从而加强与其争夺的实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