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文化中的“三省四知”

 cocosyl 2017-03-19

常言道:耕读传家,盛世修志。姓氏谱牒是地方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谓“寻根问祖,饮水思源”就是这个意思。

五溪自古有“江西填山东,山东填湖南四川”说法,姓氏文化同时包涵做人为官处世之道,值得我们提倡的是曾氏“三省堂”和杨姓“四知堂”。

三省堂,系天下曾氏堂号,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正直善良、淳厚洁朴,且有其来源就是出自《论语。学而》中曾子的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这是先人垂诚后辈,要求象宗圣曾子那样严格要求自己。

四知堂,多见于杨姓人家老四合院门额,据传东汉时期,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县,他的学生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令王密知道后,晚上,怀揣十斤黄金前往恩师下榻的驿馆,寒暄几语,遂将黄金捧上,并说道:“感谢先生提携,才有学生的今天,这些东西,你知我知,不会有第三人知道,请先生笑纳!”杨震声色俱厉地说:“这是什么话,我知,你知,天知,地知,如果认为我还是你的老师,拿走吧!”王密很惭愧地离开了。“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一直被世人传颂,并昭示杨震为官清廉,奉公守法,乃世人学习之楷模,“我知,你知,天知,地知”即“四知”,后来成了天下所有杨姓人的堂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