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古文微讲堂开始了!第三十七讲:自相矛盾

 smxuan 2017-03-19




             
小古文微讲堂



爱的小朋友们,当代教育家研究院小古文课程研究所、“跟我学小古文”微信公众号为大家呈现了精彩实用的“小古文微讲堂”栏目。 在“小古文微讲堂”栏目里,小古文课程创建者朱文君老师以及全国各地小古文教学的优秀教师,将给小朋友们讲读小古文。这个栏目初步定为每周末一讲,周末发布。为了加强互动,周日晚7:00—9:00在“跟我学小古文”qq群(341804417)和“跟我学小古文自由诵读”qq群(332611163)进行相应的作业互动。 希望对小朋友的学习有所帮助!


本期主讲

周骏老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老师,小古文讲师团成员。2013年获苏州市评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工作以来,多次获区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所带班级曾获市书香之班。在班中,创刊《蒲公英班报》,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先后指导学生发表作文五十多篇。在班中,还尝试小古文、小诗词教学,并将学生的诗词作品汇编成《古律稚吟》。





孩子们,周末好,欢迎大家收听“小古文微讲堂”。

这周,我们一起来读《自相矛盾》。这是一篇挺有趣的小古文。有趣在哪里呢?就是讲一个人在夸海口、讲大话……

讲了些什么?跟谁讲了?

不着急,先听老师来读这篇小古文。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接着,请你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遍吧!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读了之后,你发现文中讲了谁?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哦,讲了一个楚国人。

他在干嘛?在“鬻盾与矛”。

如果有人在卖书画,就叫“卖文鬻画”。

这下子,你明白了吧!“”指的是卖东西。这个楚国人正在卖矛和盾呢。

听,吆喝声起来了……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一听就知道,楚人正在夸耀呢!不好好夸上一夸,东西可卖不掉哦!

吾盾之坚”,战场上,刀光剑影、剑拔弩张,只有防守好了,刀剑就伤不了你,弓弩就射不到你。而“”可以遮蔽身体,躲避刀剑,防御弓弩,真可谓是“战场必备第一防器”。

那么,楚人的盾质量如何?“物莫能陷也”,当然是顶呱呱啦!天下最坚固的盾,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你也来跟着楚人来吆喝一声吧!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听,吆喝声还没完……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楚人,你可真着急,刚吆喝完了“”,又吆喝起“”来了。听听他怎么讲?

吾矛之利”,“”是进攻的武器,长长的柄、尖尖的刃,双手握柄,用力直刺,定能让你血战沙场、无人能敌,这可是“战场必备第一利器”啊!

那么,楚人的矛好吗?“于物无不陷也”,那必须是最锐利的矛,什么盾都没办法防得住它啊!

怎么样,我们跟着他一起来吆喝……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指夸耀。我们一起跟着楚人来夸耀一下矛和盾!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照这么卖下去,矛和盾被一抢而空?什么?吆喝了半天,居然一样都没卖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个围观人的问题,把楚国人给难倒了!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围观人问:“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是啊,这个问题还真难回答。

要是矛把盾戳穿,矛当然成了天下第一利器,那盾呢?

要是矛没有把盾戳穿,盾当然成了天下第一防器,那矛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其人弗能应也。”楚人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了。因为他的谎言被活生生地揭穿了。

所以,“其人弗能应也。”要读得慢一些、缓一些,才能感受到楚人的无言以对。

哈哈,那是因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天下,最锐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只能存其一,怎么可能同时存在呢?

怎么样?楚人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个故事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讲的。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吧!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接下来,请你根据提示来背背这篇小古文。加油哦!

自相矛盾

楚人有(   )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或曰:“(    ),(    ),何如?”其人(    )。夫(    ),不可(    )。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楚人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对了,一个人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否则不仅会闹笑话,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孩子们,你们明白了吗?

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把这个故事编成课本剧,来演上一演。

好了,孩子们,这一周的小古文微讲堂就到这儿,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