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喜烈老师心电系列之十六:缓慢心律失常心电图(文章)

 麦兜兜里有糖yy 2017-03-19


卢喜烈教授精彩心电系列之十六

《缓慢心律失常心电图》

卢喜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基本概念
窦房结、心房、交界区及心室都有自律性,当上述自律性的强度低于下限频率者,称为缓慢心律失常。心电图是诊断缓慢心律失常的简便、实用、准确、而又廉价的无创技术。

房性心动过缓

在窦房结及心房内起搏点自律性降低的情况下,心房起搏点仍能被动地发放一次或连续两次激动,形成过缓的房性逸搏。

过缓的房性逸搏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形成房性心动过缓(又称房性心动过缓)。

分 类
·窦性心动过缓
·房性心动过缓
·交界性心动过缓
·室性心律及室性心动过缓

房性心动过缓
过缓的房性逸搏与房性心动过缓是在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交界区起搏点受到抑制或停搏的情况下发生,也可在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反复搏动、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终止以后出现。当主导节律的频率高于过缓的房性逸搏或房性心动过缓的自律性时,后者被抑制。

产生机制 

窦房结、心房、交界区起搏点自律性降低、停搏或出现严重的窦房传导阻滞时,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降低的情况下,被动性地连续发放一系列过缓的激动,形成房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1.一系列Pˊ—QRS—T波群起源于心房,Pˊ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ˊ—R间期大于560ms。

2.心房率 <50bpm,一般在30—50bpm。
3.与窦性节律并存 房性心动过缓与窦性节律先后出现,互相转变。窦性心率加快以后,房性节律被抑制,窦性节律减慢以后,再次出现房性心动过缓。发生于快速心律失常终止以后,房性心动过缓持续时间较短,又可被再次发作的快速心律失常所终止。

鉴别诊断 
过缓的房性逸搏与加速的房性逸搏心律伴2:1传出阻滞相鉴别,后者2:1传出阻滞消失以后,心率成倍增加。

临床意义 

与过缓的房性逸搏基本相同。房性心动过缓消失的原因是被窦性心律,房性或交界性快速心律失常及心脏起搏心律所抑制,继房性心动过缓之后出现房性停搏或全心停搏,后者预后恶劣。

交界性心动过缓
发生机制 

在交界区起搏点每分钟发放40—60次激动,形成的心脏节律,称为交界性逸搏心律。

低于交界性逸搏心律的频率,被认为是交界性心动过缓。发生机制是交界区自律性降低,低于自身固有的频率,此时窦房结,心房及心室起搏点自律性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发生了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引起了心室长间歇,在此期内,自律性已经降低的交界区,发放激动形成交界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一)单一的节律 

心电图上无窦性节律,房性节律,室性节律,为单一的过缓的交界性逸搏的心律。心室率小于40bpm。Pˉ波位于R之前,Pˉ--R间期小于120ms。交界性R—R周期相对匀齐,也可不规则,心室率越慢,R—R周期不规则的现象越明显。

(二)伴发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基本心律是窦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合并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一系列交界性QRS波群的频率小于40bpm。 

(三)与窦性心动过缓并存 

过缓的交界性逸搏心律与窦性心动过缓并存,可形成干扰性房室分离或干扰性心房内分离等。

交界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诊断 
1.一系列P与QRS波群为交界性。(1)QRS时间正常。(2)伴非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轻度畸形。(3)伴束支传导阻滞或分支阻滞。
2.交界性心率小于40bpm。
3.PˉR间期小于120ms。

鉴别诊断 

过缓的交界性逸搏心律与交界性心律的鉴别。
交界性心动过缓的频率小于40bpm;交界性 心律的频率40—60bpm。

临床意义 

发生 交界性心动过缓,表明窦房结自律性显著下降,窦性停搏或伴有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因交界性心室率小于40bpm,患者常有头晕等症状。原发心律失常为持续性,是植入起搏器适应证。异常缓慢的交界性心动过缓,为临终前心电图改变。

室性心律

定义
逸搏间期在1.5—3.0s之间的室性搏动,称为室性逸搏(ventricular escape)。室性逸搏的发生表明窦性、房性及交界性起搏点自律性降低或发生了房室传导阻滞,这种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避免因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

室性逸搏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频率在20—40bpm之间者,称为室性逸搏心律(ventricular escape rhythm ),简称室性心律(ventricular rhythm )。

产生机制 
心室内异位起搏点在无外来刺激的作用下,每分钟可以发20—40次激动,形成室性逸搏或室性心律。一般情况下,室性起搏点无保护性传入阻滞机制,通常在尚未到达阈电位发放室性激动之前,早已经被从窦房结传来的激动所冲消或抑制,而不能显现出来。但是当窦房结、心房或交界区起搏点自律性降低,低于室性起搏点自身的频率以后,即可出现室性逸搏。

窦房结、心房、交界区起搏点自律性降低或丧失起搏功能时,室内异位起搏点,以自身的节律发放一系列激动,形成室性心律。在传出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三支阻滞及四分支阻滞时,也可出现室性心律。

心电图特征  

(一)一系列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为室性 
室性QRS波群的特点是宽大畸形,其前无相关的心房波。根据QRS形态与时间,可大致推测出起搏点所在的部位。除室间隔逸搏心律的QRS时间小于120ms以外,其他部位的室性QRS时间均≥120ms。

(二)心室节律 
心室节律明显不齐,平均心室率20—40bpm。

(三)室性融合波与室内分离 
窦性、房性、交界性节律与室性心律并存者,可形成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内分离。

(四)基本心律 
可为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过缓的房性及交界性心律。如为窦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多合并有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卢喜烈教授介绍



        卢喜烈教授,从事心电图相关工作4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技师。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电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动态心电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电图学组副组长等职,是《实用心电学杂志》主编以及多种其他杂志的编审编委。目前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心电学新进展项目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心电技术培训项目负责人。

曾主编心电学专业著作46部,全军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心电学新进展教材11卷,发表科研论文230余篇。

他率先提出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的概念,阐明了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的理论;领导的课题组率先研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高采样率的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仪器并应用于临床,于2014年被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授予“心电学终身成就奖”。

卢喜烈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电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