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浸式游泳宝典:「洪荒之力」这个坑,你想好了再跳...

 闲来观鹤 2017-03-19


《游泳视频》公众号编辑

小编的话



多久、多远多少......


「你一天游多少米?」

「你每周要游几次?」

「你最远能连续游多远?」




是新手,或老手,反正读者们最爱问小编的一种问题,就是游多远、游多少次泳多久泳多快等等这些问题......



而且,不只一个读者告诉小编,他们每天都去游泳,而且每次还要游1000米!


每次被问,小编都非常难为情因为小编现在每周只游一次泳,每次还仅仅游1000米,而且还不是连续游,而是4x250米分段游。


小编是个大懒虫吗? 


告诉你吧,小编每周除了游泳,还要进行在陆地上进行杠铃、普拉提等的锻炼。你们说说,我懒吗?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关于小编自己的运动情况,小编会在本系列的第4篇文章中分享,这里重点分享一些基本理念。

----------声 明----------


本文仅讨论业余泳友的日常匀速游泳,不讨论游泳比赛的竞技能力。






「洪荒之力」这个坑



上一篇文章查看原文

谈到了蛮荒时代的原始生命,

那么这次小编要接着说说

天地初开之时,

那股足以毁灭世界的

「洪荒之力」!

「洪荒之力」这个词

可能对于

大多数的运动爱好者,

第一个联想到的概念就是


特别是平时喜欢跑步的跑友

都明白要提高跑步水平,

没有别的捷径

平时就必须

多跑点、跑远点、跑久点!



对于游泳而言

很多泳友和一些新手教练都认为

只要舍得像跑步一样肯吃苦,

平时多增加些游泳运动量,

就一定学会和学好游泳!




所以,全世界都是这样传统的业余游泳教学,都是让学员先从单调枯燥的打腿开始。同时,很多游泳新手,都会习惯性地认为:

只要多下「苦功夫」,游泳技能就手到擒来!


那么,什么是泳友认为的「苦功夫」呢?无非就是传统体育训练的三板斧



「三多」


多练更多次数,

多游更长距离,

多游更长时间。



总之,新手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总认为跑步和游泳没什么大区别,都只是运动而已,因此,你会毫不犹疑地把你平时练跑步的那股「拼命三郎」精神,如法炮制地用在提高游泳水平上。



就拿小编自己来说从2008年开始,我每次游泳,一般都要连续游1000米蛙泳。但是,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体力增加了,游技并没有增加多少,即泳技增加的程度,远远不如体力增加的多



直到2016年10月即我学游泳的第9个年头,我读到了美国2位著名游泳教练的书籍,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犯的错误,小编一样也在犯!



小编平时每一次阅读全浸式游泳理念的创始人特里·拉夫林(Terry Laughlin )的著作《Extraordinary Swimming for Every Body 》,都觉得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震撼和洗礼!


小编觉得特里是一位哲学家他从本能」vs 「非本能」的思想高度为不热衷于比赛或考级的成人游泳爱好者,提供了一种享受游泳和提高游技的科学方式!

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小编的读书笔记:

特里·拉夫林(Terry Laughlin )

游泳不是一种「本能」的运动!所以:


传统游泳培训最根本的错误,就在于将游泳当作是一种健身运动。也就是说,我们以为泳得越久、越用力,泳技就会越提高」。


对于半路出家才学游泳的成人来说,游泳不是一种健身运动,而是水中的瑜伽或者太极


在水中,很多「本能」动作比如「推水、踢腿、换气等」,会让我们的动作更笨拙!而「非本能」的动作比如流线型、减少阻力、重力等,才是让我们在水中优雅前进的泳技


 如果只是热衷于游长距离或者游得快你换来的只是心脏功能的提高,而不是神经系统的提高,就是说心脏功能的提高,并不会一定改善神经系统,但是,反过来, 如果在水中优先改善神经系统心脏功能一定会附加得到提高。


 人的心脏功能, 在30多岁就达到高峰了,但是神经系统的改善,却可以延续到70岁以上,即意味着泳技的改善可以延续到70岁以上。(小编注:这一点已经被特里的实践所证明)。



关于游泳和跑步,这两者之间的训练方法,到底有什么不同美国另外一位著名的游泳教练艾姆迈特·海尼斯(Emmett Hines), 有非常重要的观点:


艾姆迈特·海尼斯(Emmett Hines)

跑步是「本能」运动,只要多练、狠练,就能大幅度提高成绩。因此,多数长跑运动员的训练,都以体能训练为主,而不以技术为主。


人们常常错误地将游泳和跑步相提并论,认为只要多游、用力游、快些游,就能成为游泳好手。但是,游泳是周期性、重复性运动项目中最复杂的一种,游泳需要动用的肌肉群更多,动作幅度更大,配合要求更加准确协调。......即使你能够达到上述要求,也还远远不够。


--引用自《健身游泳》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小编感言: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会习惯高估自己的能力!
总是梦想用「本能」的学习方式,
来掌握非本能」的技能。


也许是为了省钱,但实际上也可能是一种潜意识:老子才是天底下最聪明的那个天才,能无师自通!


比如,小编曾在百度贴吧上,看到一位泳友写到:

我花了1个星期

学会了蛙泳,

用了3年

达到80分钟游两千米。

殊不知,光靠自己平时自己蛮练瞎练,比如练的次数多,练的时间多,练的距离长,用的力气多,这些都不一定能学好游泳! (天才除外)。可能你要比别人多花费10倍的时间,才能取得微小的进步。


可惜10年前,我自己初学游泳时,不知道这个道理,否则我肯定能避免走许多学游泳的弯路。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给那些想学游泳和想提高游泳水平的新手们,提个醒:

要学好游泳,
光靠体力、时间、热情,

是远远不够的!

经常游泳的人体力都很好,
但体力好不代表你游得好!


游泳首先
「非本能」的技术

其次才是本能」的体力活!


既然不是你与生俱来就会的技能,
就只能花钱学习!
最好的学习办法,

就是参加当地培训班或找教练,

不建议自己乱学!





 预告:


关于游泳和跑步的区别,

小编只是分享了冰山一角!

下期会带来更加重磅的内容,

那将是基于大数据的干货!

请耐心等待小编下期发表。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