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摹对了,国画不仅仅是仰望

 静心6xjl8k39y4 2017-03-19
2017-01-05


宋佚名 牡丹图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22厘米

临摹作者:霍昕愉 (青少年工笔花鸟班)

 画的是牡丹花后“魏紫”,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

临摹基本义

  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叫做临摹。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字画,也可能是碑、帖等。临摹为了学习技法,侧重临摹的过程。为保存、修复、展览、出售而取得复制品,侧重临摹的结果。

  南齐时期谢赫的六法一直被奉为国画经典教义,其中“传移模写”便是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临摹。作为中国画的六法之一,临摹也成为中国画的传统,一直以来都在中国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中,目前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很多画家花费了大量时间临摹,甚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但其作品中看到的却并不是优秀绘画,只不过是临摹的技法与图式被不断地重复,没有灵魂的临摹就如同未曾临过。艺术家独立的性格与才情,都在临摹中都被无形的手规范到某种模式之中,使得一些艺术中所需的珍贵东西消失得无踪影。细究缘由,是临摹的方向问题。

  方向错了,临摹越多,越是南辕北辙,效果越适得其反。



《红寥水禽图》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22厘米

此图状水禽栖于枝上,双目凝注于水里的游虾之态,俊逸可喜。

关于临摹的方向

  早些时候拜读阴澍雨先生的关于对临摹看法的文章,很有见地,他在文章中提到:

  首先要明确:临摹的目的是什么?

  临摹只是一种学习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临摹是通过对于中国画的造型、章法、笔墨语言等范式的学习,掌握艺术规律,解决中国画创作中的基础性问题。但这对于发展中国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更为长远的眼光,更高层面的要求,那就是-——审美问题。



《牡丹图》  绢本设色

构图方面取“折枝花”形式,即撷取自然花卉中最具特征的局部入画,牡丹花头硕大,造型饱满,色彩清新富丽,给人超逸清雅的感觉。

  我们可以通过临摹,反复地训练,掌握并解决技术问题,并通过与优秀作品潜移默化地交流沟通,进而逐渐深入到传统艺术精神之中。那些隐藏在艺术形式中的,内在的品质会通过临摹,变得逐渐清晰。气息格调随之慢慢养成,浸润在作品之中。所以,明确临摹的目的是学习中国画的基础与前提。

宋徽宗赵佶   《桃鸠图》  绢本着色  28.5X27厘米

临摹作者:邓晓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