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政策是家长同学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而2017年各地高考政策多有改变,多省取消了原先的三本批次,【如安徽、北京、河北、江西、辽宁、贵州、江苏、河南等省市】都开始实行平行志愿的志愿填报模式。三本院校迎来了更多的招生机遇,但对于考生来说,会造成混淆,成绩在二本批次水平的同学们,非常容易错报与自己实力不相符的学校。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小七为大家特邀志愿填报专家为大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二本三本合并志愿如何填报? 录取批次合并不会减少考生的录取机会。考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也相应增加,一些专业需求也得以解决。 其中一些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取得长足进步,这也是国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批次的原因所在。 差距缩小不代表差距小,不代表没差距。这要求考生要仔细区别院校性质,在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相应增加的基础上,既满足需求,又不能高分低报,更不能高分上低校、差校。 合并后,三批院校进入本二批,当这些院校进入本二批录取后,加之批次计划数增大,考生根据自己排名以及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填报志愿的方法就不再有用,容易造成低分高报或高分低报。 本三批也是一样,甚至由于院校更多,情况会更复杂、更严重。这就需要对院校和专业录取情况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对往年的录取数据有详尽的了解。 哪些具体的录取数据才能避免高分低报呢? 举例: 今年北京开始实行二三本合并,北京城市学院由原来的三批次进入二批次,要确定学校真正的水准,要看往年录取的门槛线(最低分)、安全线(平均分)、最高分以及门槛线位次、安全线位次、最高分位次6个信息。 此外,第一第二志愿里面的学校梯度会缩小,对名校的选择余地增加,机会会更多。也有业内人士分析,志愿数量的增加,或许跟一本学校的招生计划增加有一定关系。 服从专业调剂选择须谨慎! “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是否就高枕无忧呢?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认为“平行志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学校志愿间没有拉开梯度就会使自己的档案无法投出,所谓“梯度”一般是指同一批次内各院校录取分数之间的差距,处理好学校志愿“梯度”使自己“可进可退”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另一种风险就是进档后又被退档,一旦考生被退档,就只能进入征求志愿录取,按照以往情况征求志愿很难有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考生一定要谨慎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要轻易“不服从”,否则进档后可能因为专业志愿无法调剂而退档。 选择专业时,对设专业级差的高校,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兼顾,专业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如没有专业级差的,那考生根据自己兴趣依次排列即可。 填报志愿要按照自己意愿排序 往年很多考生和家长以为,“平行志愿”就是志愿组内的几个志愿绝对“平行”,把哪个志愿放在第一个、第二个都没有关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平行志愿会按照考生排在第一个的院校进行检索和录取,当第一院校已经符合的时候,就会把考生的档案提走,那么其他的几个学校就不会被录取。因此,在填写平行志愿表时,一定要注意按照自己的意向把平行志愿的ABCDE五个学校进行排序。 志愿专家支招,如果考生非常想就读某校,建议A志愿填报该校,而非常稳妥能够考进的学校填入后面的志愿。此外,要注意平行志愿投档采取一次性原则,一个考生在同一批次只能投档一次,所有检索分档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如果投进A学校被退档后,不会再投进B学校,只能进入征集志愿。 平行志愿的利弊您了解吗? 平行志愿有利之处 取消三本,拉低了二本线,上二本线的考生将扩大很多,应该说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原来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上0-15分的考生,这部分人,按原有二本、三本分开招生的时候来说,有机会录取二本院校,即使不行,往下报三本也可以走很好的三本院校,但如今,这群人再想读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很难了,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三本院校大多数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与一、二本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尽管按设置初衷,“一、二、三本”仅是录取批次的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公办本科文凭与民办本科文凭都属相同水平的“普通高等本科文凭”。然而,不少学生会因考取三本而选择复读,而诸多优秀民办院校却带着三本的“帽子”,艰难地在招生中获取优质生源。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对于实力较强的民办院校来说迎来了春天,对于实力较弱的民办院校却可能是岌岌可危。 高分低报的弊端 这种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对考生、家长填报志愿,选择大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最大的,二本线分数拉低,原来的三本院校涌入二本院校招生,考生家长,一下子面对7-8百所大学,选择适合自己分数的志愿方案,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对考生、家长来说,志愿填报博弈的空间将更大,如果不懂得分析、判断、预测的话,一旦志愿报不好,高分低就,必将吃大亏。 综合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