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企业要不要参加广交会?

 京城客家人老黄 2017-03-20

小企业要不要参加广交会?

小企业要不要参加广交会?

敢于参加广交会,这也是小企业很关键的一步。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广交会并非只是大企业的竞技场。虽然广交会的“门槛”确实很高,普通中小企业以正式渠道申请参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与有资格的企业“联营参展”、“合作参展”的方式,小乡镇企业也能够凭两三万乃至七八万的费用成本,以半个摊位,甚至1/4个摊位的方式下搏一场。不过要指出的是,以这种方式参展,很容易违规,小企业一定要通过可靠的渠道,避免上当受骗。

要有充分的认识,广交会绝非一个旱涝保收的交易场。

每年在广交会上白扔钱的企业不计其数。其中既有操作上的失误和不足,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且一般说来,除非企业具有突出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优势(这恰恰是众多小乡镇企业缺乏的),否则很难初次参展就一炮走红,获得外商青睐。

尤其是现在外贸放开,竞争激烈,外商选择面很广,也知道中国的出口企业良莠不齐,因此与十几年前相比,外商在广交会上越来越谨慎下单,喜欢货比三家,斟酌考察。

所以,小企业往往坚持连续参加几次,辅之以交易会前的宣传和交易会后的积极跟进,知名度提高了,外商眼熟了,效果才会显现出来。这需要企业决策者有相当的心理素质,比较清晰的发展计划以及坚定的信念。几万块钱砸进去没听见动静就立马退缩,而不是分析原因咬牙再冲的,广交会显然不是适合他的玩法。

想以广交会作为企业发展突破口的,还需要企业在市场开发意识方面非常活跃,在国际市场方面有比较好的信息渠道和嗅觉灵敏度。

说白了,就是企业主,或企业中的外贸销售经理要脑子活络信息灵通,无论是通过朋友、客户、同行还是通过互联网。因为小企业毕竟生产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非常有限,更没有主导市场的本事。要在广交会中尽快熬出头,及时捕捉国际市场的消费潮流,“投其所好”地调整产品款式或结构,始终是制胜的法宝。

就算不能超前,至少不要落后于潮流。否则,光是生产和展出老款式廉价大路货,永远都不是同行大厂的对手。大企业本钱雄厚,可以赔本赚吆喝,一届届地参加广交会,混得脸熟交情老,怎么样都能生存发展,可小企业三两次广交会接不到单,多半就撑不住了。

所以小企业要从参展开始,就要努力在产品上求新求变。平时也要投入大量精力,通过朋友和互联网去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而不是跟着外贸公司订单转,能够在同镇的大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最终通过广交会脱颖而出。

早期的民营企业主,原始积累底子很厚,往往不缺资金,但可能文化水平不是很高;而新兴的乡镇小老板,则很多都有不错的教育程度,这正是他们闯荡广交会的优势所在。

互联网的运用也是重要因素。

网上宣传及服务到位,是引起外商关注和产生信心的有效手段,能很好掩盖小企业在实力上的不足,极大增强小企业参加广交会的效果。现在很多大牌的民营企业,网站简陋呆板,或花哨土气,英文错漏百出,且通常没有维护更新,内容陈旧,外商即便光顾网页,也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所以小企业要把网站作为广交会的重要辅助工具,针对外商习惯,花钱制作比较精美的纯英文主页,并委托兼职技术员经常更新和增添内容。不但有企业和产品概述,新品推介,还有专门的行业论坛,对访客的邮件规定业务员24小时内必复。如果内容丰富,企业会在GOOGLE等搜索引擎中排名稳定靠前,很容易被外商发现,访问时看上去也很像一个实力雄厚,积极向上并紧跟潮流的健康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同乡镇中的其它工厂网站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对于曾经有过网上接洽的外商,无论大小或是否成交,均详细记录。企业的新动态(没有新动态的也设法策划)经常性通报这些外商,广交会前后更是联系的高峰。这个工作极为繁琐,但也要努力完成。通过这些举措,广交会能带来的企业知名度辐射影响被发挥到极致。网络宣传牵线搭桥,广交会见面接洽,双管齐下。

攻略小结:凭借文化知识和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分析自身优劣,避开传统的实力拼杀,轻装上阵,借助广交会这个最著名的外贸平台进军国际市场,小企业也能打个漂亮仗。

筹集足以维持至少连续两三届广交会的参展费用;产品求新求变努力跟上国际潮流;设法化解订单突然增长带来的生产压力以确保顺利交货稳住客户,则是小企业确保广交会参展效果的关键因素。

-END-

更多广交会参展技巧,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焦点视界(ID:focusvisi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