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仙卢仝:世间唯有茶不可辜负

 leafcho 2017-03-20

公园835年,长安的刑场上跪着一个40左右的老头(古人30多就自称老夫了),破衣,赤脚,头上没有一缕头发。因长时间跪着,下巴愈发的贴着胸,偶尔会哆嗦两下,但片刻便恢复正常。

一旁的吏卒看着时间还早,拿着一碗水走到老头的面前要喂他喝下,却见老头摆了摆头,嘴里瓮声的说道:不要水,来碗茶。

吏卒愣了 ,虽然颇为不愿,但还是快步到街边的茶铺讨了一碗茶。回来时端到老头面前,只见那老头鼻子耸了耸,噘着嘴小口小口的喝着,喝完后巴喳着嘴,长叹了一声。吏卒刚想离去,就听到老头嘴里开始念叨着一首诗: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吏卒听着颇为熟悉,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于是又蹲下身子问老头:这什么诗,你是谁啊?

“我是卢仝。”老头低声说道,随后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开始断断续续的说起了故事。

茶仙卢仝:世间唯有茶不可辜负

他是卢仝。生平爱茶如命,其所著七碗茶歌享誉市井。卢仝是卢照邻嫡系子孙,家学渊源,自小就聪慧过人。朝廷曾闻知卢仝的才学,又以卢照邻之后必无庸人为由,曾两次征他为谏议大夫,然而他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拒绝向当时宦官当权的朝廷效忠,隐居嵩山少室山。

他偶与友人高谈阔论,偶又访名山,泛舟楫,更多的时候是在陋室饮茶读书,或读周礼,或诵老庄。他自诩家中有三多,一为茶多,二为书多,三为闲人多。此三者之外可称为家徒四壁。

韩愈喜他才学与品行,在其任河南令时对卢仝时有接济。卢仝也钦佩韩愈之才,两人结为至交。韩愈知卢仝好茶,每有新茶定要唤卢仝来品评。

唐元和四年,韩愈与河卢仝相约沁园。彼时的河内人只喝菊花茶与冬凌茶,卢仝是当代的品茶大家,自然不喜这种甘淡的茶,可是手头又没有好茶叶,在与韩愈的清谈中不时的分心。韩愈也看出卢仝的心不在焉,于是想到一个办法,当地有竹串子,如果采摘下来和茶混在一起,说不定就有清香甘甜,又有苦涩回味。

可惜的是,这样的茶泡起来苦涩有余而清香不足,倒向是在喝药了。韩愈苦笑着看向卢仝,意思是:老兄,我已经想尽办法满足你了,现在这样你就将就点吧。那边的卢仝知道韩愈的意思,不过他心里有了另外的办法,于是拉着韩愈说去看本地的泉。

沁园当地水质极佳,卢仝每遇一处泉就要喝上一口水, 连续喝了五十五口,肚子喝的肿胀,倒向是一个大腹便便之人。韩愈忍俊不禁,却又不解其意。只见卢仝向随行的侍女吩咐,取桃花泉水为引回去烧煮茶与竹。韩愈眼前一亮,想着是这个理,桃花泉水甘甜,竹串子用桃花泉水煮后变得甘苦相济,清雅漫延。韩愈自此知道,卢仝此人可谓当世之茶痴,不仅懂得喝茶,更懂得如何将制茶。

自此后,卢仝的好茶渐渐传开,他在少室山隐居的日子也就如饮茶一般,不疾不徐,有苦有甘。而在韩愈的引荐下,卢仝又结识了张籍、孟郊、贾岛,成为日后韩孟诗派重要的一人。

少室隐居的日子让卢仝愈发有了清冷狷介的性子。他识得山林之趣,白里日山林森然肃穆,夜晚时又林涛怒吼,他寄情于其中,越发的不想与外界接触。

他有时候会想,或许自己最终会和陶潜一般成为一个出世之人。

一日,卢仝收到时任常州刺史的友人孟谏议寄送的新茶,在与韩愈、贾岛等人品饮之后诗兴大发,挥毫就墨,写了《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首诗就是后来著名的七碗茶诗,也是奠定卢仝茶仙尊号的诗。

卢仝将自己人生的境界融入到了茶道里,一碗茶喝下,他是喉吻润。这是身体感官的舒畅。

二碗下肚就是破孤闷。茶能驱郁解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这是意动于中,唯长书不能消此九霄畅意。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了四碗茶的卢仝俨然超凡入圣,无论生平遇到什么事,都能化为青烟,袅袅散去。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这时的茶就成了徐福所求的仙丹,成了西王母的不老仙药。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世间已没有什么文字能够描述七碗茶下肚后卢仝的感官,他只觉得腋下有习习清风,如梦似幻。

这世界能将喝茶喝到这一境界的,仅有卢仝一人尔。

茶仙卢仝:世间唯有茶不可辜负

更有意思的是,这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在第三部分还借茶以为天下苍生请命,希望上位者能在饮茶之余想起那些冒着危险的采茶人,一如享乐之于记忆乐从何来。他说: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颠崖受辛苦。这是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才能体会到了生计艰辛,在中晚唐时期,人间惨剧无数,上位者不识民间疾苦,宦官终日忙于算计,达官贵人在晚唐的余晖之下挥霍着最后一丝的希望。

正是得知天下苍生命,且尽卢仝七碗茶。

这便是中华传统中真正的文人气节,以微弱的笔头,反抗者这荒诞的世界。

只是,茶能让卢仝享尽精神世界中的一切,却无法在现实中让这个人成为真正游戏人间的逍遥子。他最终还是从山林走到了洛阳。

在洛阳的日子里,卢仝的生活依旧穷困,家中只有破屋数间,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而无齿,家中仅靠邻僧送米度日,常年不知肉糜味。好在,卢仝本就不是有物欲之人,能得果腹已颇为满足。如再有一碗茶喝,那边是皇帝也不换了。

从少室山走向熙熙朗朗的城市之后,卢仝见到了更多的人间疾苦。他深恨宦官阉竖,曾写《月蚀诗》以借天文现象来警示当朝。他写“人养虎,被虎啮;天媚蟆,被蟆瞎。”正是暗喻唐宪宗宠信宦官。结果卢仝不幸言中,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后,最终身死阉竖之手。

甚至就连卢仝本人,也间接的因宦官而死。

公元835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唐文宗欲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可惜的是,李训与郑注二人相互不睦,仇士良提前发觉,唐文宗的行动以失败告终。宦官因此为由,将贾餗、舒元舆、王璠、罗立言、李孝本、韩约、李训、王涯、郭行余等大臣诛杀。在宦官逮捕宰相王涯时,卢仝恰巧与宰相王涯的几位幕僚在府中吃饭,且留宿在相府。结果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并且定了死罪。

卢仝死后,他的好友贾岛写了一首《哭卢仝》来悼念这位挚友。

卢仝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更在于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他没有在动荡之年独善其身,反而是以自己的绵力试图告诉天下芸芸众生,将这大厦将倾,这天下将亡。

当然,卢仝在后世最为大家所知的还是七碗茶。比如苏东坡写过: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马致远在创作杂剧《陈抟高卧》中,也用到了:润不得七碗枯肠,辜负一醉无忧老杜康,谁信你卢仝健望。宋朝画家钱选还特意创作了“卢仝烹茶图”。

就连日本的茶道 ,也深深的受着卢仝的影响,“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

从古至今,天下只有一个茶仙,他叫卢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