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40~80g,归尾 10g,地龙 10g,桃 仁 10g,红花 10g,赤芍 10g,甘草 10g 语言不利口眼喎斜患者加全蝎 3g,制白附子 3g;上肢偏废患者加桂枝 10g;下肢瘫软患者加牛膝 10g,桑寄生 15g;大便秘结患者加麻仁 10g,郁李仁10g。 水蛭散:水蛭 20g,川芎20g,冰片2g ,共研细末,早晚各服 2g。 本病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气虚或风邪阻络,风痰阻窍而成。气虚淤阻脉络不通而偏瘫,风邪阻络而口眼歪斜,风痰阻窍而失语。治以补气活血,祛风除痰,通络宣窍为主。 故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 气为血帅, 使气旺血行, 为主药;辅以当归补血活血,活血化瘀,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淤去络通,则诸症自愈。语言不利口眼蜗斜者,加白附子、全蝎化痰通络。大便秘结者加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上肢偏废者加桂枝温通经脉,有宣导活血药物,增强化瘀止痛之效。下肢瘫软者加牛膝、桑寄生活血祛瘀,通经络。冰片开窍醒神并增强水蛭破血逐瘀与川芎活血兼行气开郁之功效。现在研究认为黄芪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是补气功效的药理理论作用。 当归、桃仁、红花、赤芍都具有抗血栓作用,其中当归补血活血实质是促进机体造血功能,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对脑血管有扩张作用。桃仁具有增加脑血管流量作用。红花具有提高对缺氧能力,减少脑组织损害。 地龙含有纤溶酶样物质, 具有促纤溶作用, 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凝块,蚓激酶溶解血栓。地龙的抗血栓作用是其活血通络功能,治疗半身不遂的药物学基础之一。赤芍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提高耐缺氧能力。水蛭和川芎都具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水蛭能促进血肿吸收,减轻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缓解颅内压升高,改善局部血流循环,保护组织免遭坏死,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川芎成分中的川芎嗪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 改善微循环, 对脑缺血性损伤有治疗作用。冰片具有抗缺氧能力,能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他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