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寿年,主治医师。男,1937年11月出生,广西平乐人。现任职于广西阳朔县蒋寿年中医诊所。华夏中医研究者联会理事,中国平衡医学研究会平衡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业绩:1955-1957年在广西平乐医药公司实习三年。治病重视辩证施治,补泻兼施,分清脏腑经络,调节阴阳。擅长医治胃病、肺病、腰痛、风湿痛、坐骨神经痛、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儿科、妇科病及慢性顽疾等。 女子到十四岁左右月经就开始来潮,也有提早到十一岁或推迟到十八岁才开始来月经的,正常的月经周期是二十八天,但提前或错后七天仍属正常。正常的经期为三到五天或二—到八天,出血量每次约五十毫升。来潮的第二到三 天出血量最多,经色开始呈淡白色,后转暗红,最后又转淡红,质不稠不稀,不凝结,略带腥味而无特殊臭气味。 治疗月经病的大法是:和脾胃,养肝肾,调气血、补心、脾、舒肝气。另外 还需注意,寒温适宜,调畅情志 防止过劳,节制饮食和房事。 经色浅淡 经色较正常浅淡,证分血虚与气虛。 脾肾阳虛不少见,还有因痰湿下注。 血虚当益气养血,气虚則和血益气, 脾肾阳虚当温补,健脾消痰治痰温。 月经的颜色较正常浅淡的症状叫经色浅淡。分为血虚、 气虚、脾肾阳虚、痰湿下注等几个类型。治疗大法是:血虚宜益气养血,气虛宜和血益气,脾肾阳虚宜温补肾脾,痰湿下注宜健睥化湿,消痰行滞。 (一)血虚轻色浅淡证治 经色浅淡属血虚,经色淡红多后期, 量少少腹绵绵痛,面色萎黄与心悸, 口唇眼睑皆苍白,头痛隐隐倦乏力。 少寐少食爪甲枯,舌淡苔白脉弱细。 治宜益气与养血,四物加味最相宜。 白芍熟地当归芎,再加阿胶圆肉芪。 血虚经色浅淡的主荽特征是:经色淡红, 经期后延,量少,少腹绵绵而痛,面色萎黄,心悸不寐,食欲不振,口唇、眼睑苍白,脉弱隐隐,体倦乏力,爪甲不荣,舌淡苔白,脉弱细。治法宜益气养血。用四物汤(白芍、熟地、当归、川芎各10克)加圆肉、阿胶、黄芪各10克,水煎服。 (二)气虚经色浅淡证治 经色浅淡属气虚,经色淡红质清稀, 经期赶前出量多,逾期不净语音低, 呼吸气短面无华,纳谷少馨倦乏力, 舌质淡嫩有齿痕,舌苔薄润脉弱细。 治宜益气与活血,保元参甘肉桂芪。 气血双虚八珍参,芍地归芎苓草术。 气虚经色浅淡的主要特征是经色淡红,质清稀,经期赶前;量多,或逾期不净,语音低微,呼吸气短,面色无华,纳谷少馨,体倦芝力,舌质淡嫩带齿痕,舌苔薄润,脉弱细。治法宜益气和血用保元汤( 黄芪、人参各10克,肉桂、甘草各8克,水煎服),气血双虚用八珍汤:人参、白 术,白芍、熟'地、当归各10克、川芎、甘草、茯苓各8克, 水煎服。 (三)脾肾阳虚经色浅淡证治 脾肾阳虚经色淡,经色黯淡质清稀, 或挟瘀块多错后,少腹冷痛腰乏力, 面浮肢肿腹满胀,完谷不化神萎糜, 唇青面白肢欠温,便溏溺频脉沉迟, 舌淡胖嫩苔薄白,温补肾脾右归宜, 熟药萸枸杜甘桂,附子加姜茴苓入。 脾肾阳虚经色浅淡的主要特征是:经色黯淡,质清稀, 或挟有瘀块,经期错后,少腹冷痛,腰膝乏力,面浮肢肿,完谷不化,腹满胀,精神萎糜,唇青面白,手足欠温,便溏溺频,舌淡胖而嫩,苔薄白,脉沉迟。治法宜温补脾肾。用右归饮(熟地24克,山药、枸杞、山茱萸、杜仲、甘草各10 克,肉桂、附子各6克)加干姜、茴香、茯苓各8克,水煎服 (四)痰湿下注经色浅淡证治 经色浅淡属痰湿,色淡质粘后期至, 带下稠粘与量多,欲呕口腻不思食, 形体肥胖胸脘闷,小腹坠胀便不实, 泛吐痰涎肢体重,头晕面黄苔白腻, 脉象滑数当健脾,化湿消痰行滞宜。 二陈姜半茯苓甘,生姜乌梅要一粒, 再加当归与川芎。热加礞浮寒姜细。 痰湿下注经色浅淡的主要特征是:经色淡而质粘,经行后期,带下粘稠量多,时时欲呕,泛吐痰涎,口膩不思食, 头晕,肢体困重,形体肥胖,胸脘闷,小腹坠胀,大便不 实,面色萎黄,舌苔白膩,脉象弦滑。治法宜健脾化湿,消痰行气。用二陈汤(半夏、橘红各9克,白茯苓、甘草各6 克,生姜10克,乌梅1个,水煎服)加当归、川芎各9克。 寒痰加干姜5克,细辛3克,热痰加青礞石、海浮石各9 克。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中医妇科辩证治疗歌诀。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