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ALF)又称爆发性肝炎,特征是起病急,发病 2 周内出现 II 期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候群,发病多有诱因,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 3 周。近期,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在 Gastroenterology 上发表了 ALF 诊断及管理指南,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诊断性 HSV 的检测包括对血清学及 HSV DNA 的检测。HSV 是 ALF 的罕见病因,目前关于 HSV 在 ALF 中的诊断准确性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学者建议由 HSV 引起的急性肝炎应予以治疗,但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急性 HEV 感染在某些地区较为流行,在这些地区的有些 ALF 患者的病因归因于 HEV,在妊娠期患者中更为常见,且死亡率高。来自印度的五项研究表明妊娠期合并 HEV 感染所致 ALF 的死亡患者位于妊娠妇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不是 ALF 的常见病因,针对于 AIH 引起的 ALF 使用激素治疗的疗效目前无可靠数据。然而一项研究表明在发生 ALF 之前即诊断为 AIH 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可达 93%,AIH 患者比起不确定是为 AIH 的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好。 ICP 可增加 ALF 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何时降颅内压及是否降颅压治疗尚不确定,本身监测颅内压的操作也存在一定风险。若降颅内压治疗疗效差,反而不利于 ALF 的治疗。 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可以为肝脏提供自行恢复时间,避免肝移植,或者为必需肝移植患者争取等待时间。3 个系统性回顾研究表明人工肝对于 ALF 死亡率无影响,7 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人工肝并不增加患者的生存率。且人工肝本身也费用昂贵且耗费资源。 编辑:张跃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