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一则新闻炸开了锅,一早上无数人转发。“迪拜遍地是金!职业乞丐月入47万 ” 事实上,文中所说的内容都是真的,如果迪拜的警察说有个别27万DHS的月收入那就应该是有的,但这个收入一定也只是斋月才会出现,每月都有这个数绝对不可能,话再说回来,如果钱真的这么好要,那些欧美国家来迪拜打工的高级知识份子,干嘛还要天天去OFFICE上班?全上大街上要饭去得了,反正上班累死就算是高工资也还不到这个数的三分之一嘛。 虽然报纸上常常会有这种报道,告诉大家乞丐都是假的,但对很多阿拉伯人来说,我管你是不是假的,只要我觉得你是真的,我因为可怜你给你钱了,到了审判日那天,我就可以得到善报。而你,你是骗子,现在你可能日子好过了,但到了审判日的时候真主会去审判你,你现在要的每一分钱都是你的罪证。其实在迪拜当乞丐可能比在中国当个销售还容易的多,因为大家并不在乎是否被骗了,我们发自内心做了善功,就相信好人有好报。 事实上,在迪拜务工的中国人,也分“三六九等”。有从事小商品贸易的商人,有做酒店服务的服务生,有国内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公派人员,也有知名外企银行的高级白领。 而这些人中,能进入迪拜上层主流社会实属凤毛麟角,例如知名外企银行的高级白领等,他们的工资大约在每月六七万左右迪拉姆(1阿联酋迪拉姆=1.7609人民币元)。再加上房租等日常花销(据报道迪拜市中心一套一居室年租金10万迪拉姆左右),比在国内的收入也多不了多少。 大部分在迪拜务工的中国人都是从事酒店、销售、导游等服务行业。 迪拜为何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土豪之都”? 这样看来,迪拜算不上淘金者的天堂,但迪拜为什么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土豪之都”呢?据说,迪拜政府曾为庆祝公共交通日,鼓励民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承诺参与的市民有机会获得4公斤的黄金。在中企哥看来,这可能跟迪拜的经济支柱有关。 迪拜的经济支柱是什么?很多人都认为,阿联酋迪拜的繁华、有钱、奢侈,是因为有石油,其实这是一个误会。事实上,迪拜石油仅提供6%的GDP,而迪拜旅游业的收入却占到了GDP的10%以上,而且旅游业还解决了迪拜25%的就业率。 如此看来,新闻上说的那些吊炸天的公交车、那些在大街上遛豹子的土豪,黄金做的贩卖机,都是为了增加这座城市的奢华感和神秘感,以吸引全世界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拉高这座城市的GD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