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绩没差过你不懂,不要再被“成绩没有你想象中重要”洗脑了

 富书 2020-06-19

小确幸
快乐的人生就是要好好吃饭,好好唱歌,和好好听歌
1

事实上,成绩比你想象中有用多了!

到现在,我都在恨“成绩没有你想象中重要”这句话。

我站在一个差生的角度告诉你,如果你没有好成绩,那么你要挤上高层有多难,即使挤上了你会有多自卑。

说真的,我高中时期的成绩特别差,我都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的。

“成绩不能代表什么。”

到了高考失利后,才发现没有好成绩,几乎你就什么都不是。

我是彻底被“成绩不重要”害惨的一代。

是的,无论我是不是读书的料,但是我当时就是深信了这句话

高中的时候开始流传的这句话,就是——成绩不能代表一切。

现在我明白了,成绩真的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却代表了你80%未来后半生你会接触到圈子。

包括你的人脉。

圈子有多重要?

就像层次一样。

你身边都是牛逼的人时,连带着你也会有光环,当你的简历上写着:“导师:中国某某某大师”,这句话就可以刷掉一批人了。

成绩越好,你能接触的到圈子里的人就越有地位,身边的人就越有奋斗心。

当那些从名校毕业后出来告诉你“成绩不能代表一切”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所处的环境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有了很大一部分的优势。

名校出来之后做了普通工作的人,其实那又怎样,中国现在不缺人才,从名校出来就不代表你就比别人高一级,但是也不要告诉别人,其实“学历没有用”“成绩不代表一切”。

你读的名校给不了你想要的前途,但是你却不知道你所在的名校带给你的信息量还有师资已经是远超过底下普通学校了。

  • 你所抱怨的,其实也就是你认为学校没有带给你想要的结果。

“成绩不能代表一切”这句话只受用哉部分人身上的。

毕竟有些人在艺术方面表现得特别出色,而文化课上就特别糟糕。

例如韩寒。

对于他来说,成绩不能代表一切。

但是个例总归是个例,中国目前走不出来多少个“韩寒”。

“成绩不能代表一切”这句话还不适用于中国目前的教育,所以,请不要再用这句话来给现在的学生洗脑。

你将会给他们的提供一个不需要好好学习很好的借口。

而中国目前的教育机制,还是以成绩来说话,现实告诉你,很多中国顶尖大师在名校里,外加上有能力有头脑的又聪明外加上顶尖有钱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名校里面。

只有少数一部分在二流大学,而三流大学就更不用想了,更何况还有些不入流的大学。

成绩不好,你就只能去到一个井底学校。

如果你还不认清这个事实,继续自欺欺人,要么你毕业后就选择相对轻松的生活就是放弃向上爬的想法;要么就是努力弥补之前的不足。

高中自我放松的那三年,到目前为止我用了十年来弥补,后续还要花更多的时间。

再悔恨也没有用,站在一个学渣的角度告诉你:请不要相信“成绩不代表一切”这样的鬼话。 

2

上名校和不上名校的区别在哪里?

首要的不同就是接触的圈子都不一样。

我一个同学在一个不入流的学校读表演系。

他各方面的资质都很好,声台形表样样都很优秀,在学校里面也是老师的宠生,排的校话剧,他都是主角。

除了在本校出演,还在市里很省里出演,被很多的专业老师跨他是个好苗子。

但是这么好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确实困难重重,挫折不断。

他毕业后到了北京,面试的时候,身边都是北影中戏的,好不容易能参演了,经常不露脸,那些能露脸的,很多都是北影中戏里老师介绍来的。

老师一句推荐的话,就能刷掉底下多少的人。

因为他们有天生的优势,北影中戏里的老师大多都是泰斗级的,有名望有地位的,这个身份就决定了他们所接触到的圈子层次。

  • 你绝对不能忽略的就是圈子的作用。

硕大的地球,有才有能力的高手多得去了,没准你身边就有很多,但是为什么他们都还在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因为他们都没有被人发现。

而“一跃而红”这个跳跃,是需要有中间媒介的。

被沙子淹没的金子实在太多了,如果你是金子,你不主动冒头出来,那你就只能做一颗沙子了。

而目前中国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往好的学校去考。

站在一个让别人可以发现你的地方,你才能最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如果作为学生的你还在抱着“成绩不能代表一切”的想法理直气壮地过日子的话,我告诉你,未来的日子,你将会失去和别人竞争的能力。

你会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对于那些说“读书没有用”的学霸,我想说:“你没差过,请不要乱下定论好吗?”

对于那些没有通过读书就能轻易爆发的人,你也认清一下自己好吗,你觉得你的轨迹是人人都能复制的吗?

而目前最真实的就是你看到的,很多公众号写得出名的,要么就是留学,要么就是某某一流大学。

现在把公众号做的好的,几乎都是什么牛逼国企或者是央视出来,即使他们已经表现出来了自己的能力那么强的一面,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还是用了一个强大的背景去提升自己的层次。

而更重要的一个就是,这些他们曾经所处在的强大背景(国企、央视等),都给他们带来了不可替代的人脉和不一样的视觉。

也让他们接触到了更多高层次的圈子,见识了底下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看到的现象。

而这些都会得益于他们的毕业的学校。

你觉得央视会招一个三流大学的学生几率有多大?

从这个问题里面,你知道区别了吗。

3

在读的二流大学就没有用了吗?

每次有人这样问我,我都觉得这个人已经没得救了。

而那些反驳我说我极端,只偏向说名校的人,也同样。

在高中或者是大学,我们都能看到一个这样景象,就是优秀的人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学校里面也会分圈子的。

积极有积极的圈子,游戏有游戏的圈子,不同的老师下面也有不同的学生圈子。

当你积极向上走时,就能找到在在同样事情的人,找到有共鸣的圈子。

当你想渠道一个地方,你怎么都能找到通向这个地方的路,只不过有些路很难走。

主动和不主动过的人生是不一样的。

能靠运气达成目标的人能存在的都成为传奇了,几率是几千万分之一。

想靠运气改变命运的人生活里多得去,福利彩票店里的人都做着同样的梦。

成功是需要有很多的优秀因素,再加上一些运气,还有环境的偶然性才会出来的。

如果你在三流大学里想争取挤入高层,就要人为地去争取那一点几率,你就要站在你学校的顶尖,等待那点几率的将临,虽然不一定是你,但是这是把机会扩大到最大的方法。

失利也不一定就是定成败,只是不失利的人他们有了更多一些的优势。

比较幸运的就是,中国除了大学毕业,还有硕士毕业和博士毕业,不一样的学历可以从不一样的学校毕业。

所以机会一直都在。

最主要的就是要放弃“成绩不代表一切”这个破观点,至少在中国教育的国情来说,成绩代表的占了绝大多数。

特别是现在还在读高中的孩子,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改变层次的机会来了,抓住,死死抓住,以后你会感谢自己的。

只有混得不怎么样的人才会告诉你“读书没有用”“成绩不代表一切”这样的话,而真的厉害的人,大多数都靠着自己的学历学识站到了人群的高点。

只有low人才会认为学历和名校是无用的,即使当时没有发挥作用,但是它一定可以在这个看物质条件的年代,在某个方面让你拉开于别人的距离。

而且,不得不承认,学霸是会给人一种好感的。

作者简介:喵姬(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每天五点起床协会会长,做写作里最会唱歌的,唱歌里最会写作的那个人,身材微胖,思想积极向上,生活态度阳光灿烂,爱说爱笑爱唱爱跳,除了唱歌就爱写作,正在修炼个人品德与身材,愿与共勉。微博@老猫爱写字,简书@喵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