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霁翔:展品“活起来”博物馆才能“火起来”

 好书风 2017-03-20




华  夏  易  收  藏   -   与  您  说  收  藏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大排长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以后,我更加关心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和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博物馆怎样才能让观众喜爱呢?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人们的知识财富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融入百姓生活

201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石渠宝笈特展”期间,观众每天早上争先恐后地跑去武英殿排队参观,于是当时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故宫跑”。为此我们采取了紧急措施引导观众有序入场,并为想一睹《清明上河图》真容而在深夜排队的观众送上热茶和食品。


2016年9月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后,由于反响热烈,首都博物馆将闭展时间延长到了今年的3月26日,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初衷。

故宫博物院是由9000多间馆舍、1200栋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但以往故宫的开放区域只有30%。经过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以及环境整治,越来越多的区域实现了对公众开放——2014年,故宫的开放区域第一次超过了一半,达到52%,2015年达到65%,2016年达到76%。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坚持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将昔日的皇家禁地变为今天人民大众的博物馆。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

我觉得文物保护首先是一项科学的工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不改变它的原状。这些方面有一个态度问题,即对文物的尊重问题。

所以故宫博物院教育员工,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保管的古建筑和文物是有生命的,要尊重它们的生命历程。文物的生命历程比我们人的生命历程要长久的多,它可能已经经历了上千年,还可能要经历更长的时间。

我们今天所有的人做所有的事都不能利用我们的现实优势,随意地处置这些文化遗产。什么叫现实优势呢?就是今天文物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对它动手动脚。


但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他们同样有权利跟文物对话。他们将来掌握的技能、所持的理念可能比我们还先进,用的工具材料可能比现在还要好,所以我们不能随意地根据我们的今天的主观愿望,改变这些文物的状态,最重要的是要让它的健康的传承下去。

所以过去经常有讨论,就是文物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其实保护也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什么是目的呢?是传承,是把我们祖先、把我们前辈创造的辉煌的文化遗产,经过我们这一代的手,传给未来时代,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