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军情 钢盔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人发明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因为美军有装备钢盔,减少了七万人左右的伤亡。但有关到底能不能有效的防子弹,还得另说。 来说说日军头部中弹的士兵,多半是头盔正中被苏军一枪命中,钢盔洞穿。 其实在500多米的距离上,高射机枪的动能足以射穿普通装甲车的侧面钢板,钢盔在百米之内不过像一层纸一样。 动图:这是一个早期钢盔,发射的子弹是低速的软质手枪弹。如果换成是步枪,肯定已经打穿了。 随着人类的军事技术不断升级,头盔面临的威慑和防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应的材质、设计等也必须与时俱进。钢盔就是在热兵器时代以后,为了应对炮弹破片和枪械的威胁而出现的。从早期的哈特非钢材到后来的高性能锰钢,钢盔至今还在很多国家服役,甚至是一些发达军事国家。 钢盔最大的问题在于重量,随着现代步枪弹药开始普遍采用带有淬火硬化钢芯的设计(放在早年就是货真价实的穿甲弹了);钢盔要继续达到较高的防护能力的话,其重量会急剧加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国家比如苏联开发了钛合金头盔,但是由于成本高昂而无法大规模普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