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求之法】一意求之法即主题读书法,就是抱着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的去读书,从中求自己需要的知识。苏东坡是这种方法的力行者,他每读书必“一意求之”。如他被贬黄州以后有了时间看书,第一遍是通读,然后第二遍精读,到第三阶段是出神入化,运用自如。他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就出在这里,“旧书”指的是经典,所以要“熟读深思”。 郭沫若在《我的读书经验》一文中说:“读书的方法大体上要看自己是为了什么目的,有为学习而读书,有为创作而读书,有为研究而读书,有为教育而读书。目的不同,方法上也就不免有些小异。” 用这种方法读书,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容易把书本的知识经过溶解、消化变为自己的知识,这与浅尝辄止的涉猎相比较,收效要大得多。 悦读 【竭泽而渔法】书海茫茫,浩瀚无际,乱下网是捕不到“鱼”的。知识就好比“鱼”,目录就好比“网”。竭泽而渔的读书方法,就是要用目录这个“鱼网”,在书海里搜索,在同类著作中辨别何者为优,何者为次,何者为劣;何者先读,何者后读,何者不读。 清代学者王鸣盛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目录不仅可当“鱼网”使用,也可当指南使用。所以鲁迅十分重视目录,他曾亲自给青年们开过一批书目,指导青年们读书。现在不少报刊,也经常给读者开列书目,青年朋友们可以找来作指南,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