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的主要措施、政策及方法

 成军f62jryq9rq 2017-03-21
一、中国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的主要措施
1.全流域统筹,制定治理和管理规划
中国的小流域,是指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左右的自然集水区。小流域是汇集径流、产水、产泥沙的源头,是连结大江大河的纽带,把星罗棋布的小流域治理和管理好,就抓住了流域治理和管理的根本。参与式方法在中国流域治理和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国家、地方、个人一起参与,以地方自力更生为主、户包治理和管理为主,国家扶持为辅。
对开展参与式治理和管理的小流域,先要制定规划,成立由地方有关领导、水土保持科技人员及当地农民代表组成的规划班子。进行现场查勘,或利用卫星、航测、遥感图片和实地调查等外业工作和内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制订出把各项综合治理和管理措施落实到流域地块的初步规划。
初步规划经过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后,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主攻方面,把一个因害设防、趋利避害、综合治理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的规划就基本上确定下来。接着再编写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的规划报告,包括可行性论证,绘制水土流失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综合治理和管理规划图及有关表格。之后,水土保持部门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进一步论证和修改,然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获得批准后,方可列入计划,组织实施。
一个参与式治理和管理小流域的规划,必须既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又符合当地农民心愿。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措施有效,效益明显,能最有力地激发农民的参与意识。
2.治理、管理和开发的措施合理配置
中国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的特点,主要是:强调全流域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兼顾,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三大体系优化组合,科学配置,因害设防,层层拦蓄,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同步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1)工程措施包括坡面工程措施、沟道工程措施
坡面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在缓坡地修建水平梯田、条田、坡面水系工程和在陡坡地挖设鱼鳞坑、水平沟等造林整地工程。梯田、条田和坡面水系工程,可保水保土保肥,能增加基本农田,增强抗灾能力,提高作物产量。造林整地工程可以有效地拦截地表径流,保证树木生长。
沟道工程措施主要有淤地坝、拦沙坝、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小型蓄水工程等,用以拦截泥沙,防止沟道下切,稳定沟床,同时变荒沟为农田,发展灌溉、养殖、种植业,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振兴山区经济。
(2)植物措施
包括营造水土保持生态,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网,种草和改良退化、沙化草地。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土壤条件不同,因此要坚持适地、适树 、适草的原则,实行草、灌、乔相结合,达到多层次、高密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在有条件 地区,采取飞机播种造林种草,结合土禁治理,加快治理速度,加大管理保护力度。
(3)在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中,大力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技术水平
结合流域治理和管理的需要,由科技干部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活动;在施工中进行现场示范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农民参与流域治理和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质量,进而提高整体效益。
(4)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要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
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①在治理措施上,要在缓坡地大量兴建以水平梯田为主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在荒沟筑坝淤地、利用水源建水池,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作物产量。一般在北方干量、半干旱地区,平均每人建0.133公顷基本农田;在南方,平均每人建设0.065公顷基本农田,就可解决温饱问题。使农民不再去垦荒破坏植被,防止再走'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老路。②在选种水土保持植物时,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经济林果,改坡地果园为梯田果园。既保持水土,增加植被,又使农民尽快地增加收入。面对水土流失地区肥料、饲料、燃料具缺的现状,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要注意解决农民生产的能源问题,如发展薪炭林,推广节柴灶、利用沼气和发展小水电,实行多能互补,解决燃料问题。并通过建设小水库、打旱井、建集流工程等措施,解决灌溉、饮水问题。③在治理措施中还要安排长、中、短期效益并存的项目,以短养长,以长促短,使农民近期有利可得,远期有利可盼。以此吸引农民的积极投入,保证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活动的持久性。
(5)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小流域经济
在北方地区利用地广人少的优势,发展种草养畜,增加农民收入;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在再生资源数量逐步增加的条件下,发展加工业,走加工增值、转化增值的路子。实行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供销一条龙生产,实现农、工、贸一体化,推进水保产业化。把参与式小流域建成既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防护的林系,又是一个高效益的商品生产的基地。不断开拓流域自然资源的利用空间,不断培育流域新的经验增长点。例如,甘肃省通过开展小流域开发性治理,每年增加产值3.6亿元;1983年列为国家重点流域治理的八片地区,经过9年治理,农业总产值增长1.46倍。辽宁省通过开展小流域治理,8年增加木材蓄积量223万立方米、薪柴28亿公斤、水果4.66亿公斤、牧羊13亿公斤,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1亿元。小流域经济的发展,还扩大了人口环境容量,例如:全国重点流域治理的八片地区,经过综合治理开发后,每平方公里可增加人口环境容量20人;长江上游四大片重点治理地区,经过综合治理,每平方公里可增加人口环境容量29人,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社会效益问题,小流域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治理成果的巩固,使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良性运行的新轨道。
二、中国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的基本政策及方法
1.在治理投入上,坚持群众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方针
中国在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方面,主要是采用经济和非经济的措施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依靠广大群众自觉进行治理和管理。投入的主体是农民,国家扶持的资金约占总投入的30%左右,农民投入占70%左右。国家扶持的资金按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情况向农民公布,以便群众监督。对一些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实行有偿扶持,收回的资金建立流域治理和管理基金,继续用于流域治理和管理,滚动使用,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不断加大投入。
2.在治理形式上,实行户、专、群组结合的多种治理责任制
以户包治理管护为基础,凡是适宜独户或联户治理和管理的小流域,都承包到户;一些治理难度大的工程项目,而独户或联户难于承担治理的,由乡、村组织专业队进行治理;对一些偏远的大面积荒山荒坡,由乡、村组织群众利用劳动积累工进行统一治理,治理后承包给农户管理。
3.各级政府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广大农民参与小流域治理和管理
政策的中心点是解决责、权、利统一的问题,使农民治理有责,管理有权,开发有利,合理权益得到保护。
(1)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的政策
即'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承包治理的土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承包户,30~50年不变,可以继承、有偿转让。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的政策,适应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符合当前农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把广大农民通过流域治理创造新的生态平衡和其切身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推动了小流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适应性、群众性、科学性,克服了过去治、管、用相脱节和责、权、利相分离的弊端,给流域治理和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①扶持、奖励政策
分四方面。
A.实物扶持。对经济困难而积极治理的承包户,根据治理和管理项目的需要,给予种子、苗木和小型工具等实物资助。B.措款扶持。对受益周期短、效益显著,并在短期内有偿还能力的承包户,用借款的形式扶持。C.奖励扶持。对治理和管理小流域作出成绩、贡献大的承包户,给予物质奖励。D.以贴息贷款扶持。
对治理面积大或工程项目投入大的承包户,由国家贴息给承包户贷款。
②减免,优惠政策
对承包户治理新增加的梯田、沟坝地、滩地,三年至十年内不计产、不提留、不增加粮食包购基数;对将陡坡耕地长期退耕还林还草的,可免除农业税、粮食征购任务和提留。
③拍卖'四荒'地的政策
凡属农村集体所有'四荒'地都可拍卖使用权,实行谁购买、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可有偿转让,允许继承,期限一般在50年以内。
④实行股份合作制合作治理开发的政策
将资金、资源、劳力、技术折价入股,把国家、集体、个人多种经济成分融为一体,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共担风险。实行股份制,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所有的界限,有利于迅速积聚资金,有利于加快治理速度。
(2)重视流域治理成果的管护和巩固提高,使其发挥更好的效益
中央和地方的有关部门分别制订了小流域治理和管理的办法;村制度了乡规民约,建立了管护员制度;于治理竣工的小流域,要按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作后,签订合同移交当地乡、村组织管理或由农民承包管理。
中国实行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从调查、规划、治理、验收到管理,都有一系列比较完善的措施和办法,还有一套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优惠政策。并把这些经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予以肯定,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目前,中国正在大力转化和推广在流域治理和管理方面的科技成果;追踪和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的先进科学技术和适用经验;把依靠高新科技和技术创新作为今后流域管理的一个主流,进一步提高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和管理的水平,将流域治理和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