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为何这么难?

 nizijun 2017-03-21

让孩子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为何这么难?

作者:周云

据媒体报道,杭州市东园小学副校长吴海燕近日发现,八成送孩子进校门的家长一手搀娃、一手撑伞,身上还背着沉重的书包;有老人最后蹲着给娃换鞋,却被娃频频埋怨。于是,她给600位家长发短信,要求家长让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谁知仅有3位家长回复,吴海燕因此被网民称为“最郁闷校长”。她的“郁闷”,也引发了社会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广泛热议和反思。

溺爱孩子,家长对孩子的事务包办代替,古已有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理念层面更强调孝,但在事实层面,却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奉献。这种基因,一直流传到现在,可以看作是当前父母普遍对孩子包办代替的文化背景。

但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这种现象都未曾像今天这么普遍。也就是说溺爱孩子的家庭一直存在,但并非是大面积的,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乃至于承担家庭的一部分劳动,应该更多。即便是在过去没多久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种情形仍然是主流。也就是说,从天性来讲,家长是倾向于溺爱孩子的。但是在多子女家庭,家长的爱一般会分摊给每个孩子,一般不会出现某个孩子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情况。相反,还可能由于孩子多,家务多,父母忙不过来,孩子还要分担家务。

这种情况的改变,起始于一孩化政策的坚决实施。一孩化的家庭,实际上是把人类天然的“舐犊情深”的本能,父母为孩子“鞠躬尽瘁”的传统文化,无限地强化了。父母为孩子包办代替,就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普遍到人们视之为正常,不以为忤。

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的分层越来越分明,对于很多人来说,改变现状的希望就在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孩子身上,至少大多数父母是这么认为的。于是父母把能做的事情,全部承包下来,就是想让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有的家长甚至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以至完全没有了自我。这真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在处处申张自我意识的时代,却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因为孩子,迷失了自我。由此看来,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除了家庭成员自己的因素,恐怕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然而,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树立自立意识,又是如此的重要。这样的能力、这样的意识具备与否,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对于广大家长来说,就算是从功利的成功学角度,也要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能改变社会大环境,但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如果家长认识到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立意识,跟孩子学习成绩同样重要,那么家长就有可能做出改变,这种改变要求家长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爱心泛滥,尝试着变得“自私”一些,孩子可能一时辛苦,但长远来看,终将受益。

更重要的是客观大环境的变化。所幸的是我们看到,计生政策已经作出了重大调整,二孩时代已经来临,多孩时代或也可以期待,家庭对孩子教育也将发生重大改变,原先的那种“一孩”模式,在很多家庭是难以持续的。这也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

另外,我们的社会如果更加公平一些,家长的焦虑会更少一些,或许家长们就能够把聚焦在学生学习上的注意力,稍稍转移到其他方面,对孩子的事务做出更为合理的安排。但这恐怕还需要假以时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