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翳风穴

 建明的中医馆 2017-03-21

  人的头部背面穴位有很多种,下面小编带大家介绍翳风穴的作用与好处。按摩翳风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耳聋耳鸣、头痛牙痛、口噤不开、齿痛、颊肿、瘰疬、面神经麻痹等,翳风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别着急,看完下面的文章,相信你对它就会非常的熟悉了。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翳风穴的相关知识,一起去瞧瞧吧!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少阳之会。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孔穿出处,并有耳后动、静脉,颈外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斜,口噤不开,齿痛,颊肿,瘰疬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标准定位

  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取法

  取正坐或侧伏,耳垂微向内折,于乳突前方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

  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腮腺。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皮下组织疏松,耳后静脉面后静脉汇合成颈外(浅)静脉,在胸锁乳突肌浅面向下后斜行,至该肌后缘,锁骨上约2.5厘米处,穿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沿颈外静脉排列的淋巴结称为颈淋巴结,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腮腺咬肌筋膜,在乳突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继而进达腮腺的下颌后突部,可深抵起于基突的肌肉。

  特异性

  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之会(《针灸甲乙经》)。

  功用

  聪耳通窍,散内泄热。

  主治病症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聋耳鸣,头痛牙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口眼喎斜,笑肌麻痹,甲状腺肿,面神经麻痹。

  神经系统疾病:痉病,狂疾,膈肌痉挛。

  刺灸法

  1、直刺0.8-1.2寸,耳后酸胀,可扩散至舌前部及半侧面部,以治面瘫、腮腺炎等。

  2、向内前下方斜刺1.5-2.0寸,局部酸胀,可向咽部扩散,咽部有发紧发热感,以治聋哑。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释名

  “翳”,原指羽扇,用作遮掩。穴在风池之前耳根部,为耳垂所掩蔽。

  研究进展

  1、呃逆以两手拇指按压翳风穴,力度要重而强,以患者胀痛难忍为度。

  2、面神经炎有报道针刺时,针尖向鼻尖方向进针,使患者有痠麻胀感扩散到面部为度。临床观察面瘫患者多在翳风穴有压痛,翳风穴压痛堕病情好转逐次减轻。

  3、偏头痛针刺治疗偏头痛150例,效果较为显著。

  4、调整大脑皮质功能有人在实验性狗神经官能症基础上,针刺翳风,所有阳性条件反射迅速提高,并稳定地恢复正常,刺激强度与反应之间的关系逐渐恢复,对分化刺激的鉴别逐渐达到完全。说明针刺翳风能恢复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平衡。

  5、化脓性中耳炎用悬灸法治疗急慢性中耳炎402例,效果良好。

  出处

  《针灸甲乙经》。

  位置

  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针灸集成》:“在耳根部,距耳五分”。

  肌肉

  后方由浅到深为锁乳突肌,头夹肌,头最长肌,二腹肌后腹。

  神经

  耳大神经,深层当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血管

  耳后动、静脉和颈外浅静脉。

  类别

  手足少阳之会。

  功效

  利颊、聪耳、正口僻。

  主治

  古代记述: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口噤、颊肿、牙痛、瘰疬、暴喑、牙车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视物不清。

  近人报道:面瘫、腮腺炎、聋哑、颞颔关节痛。

  方例

  耳聋气闭

  听会、翳风。

  暴喑不能言

  翳风、通里。

  急性腮腺炎、翳风、颊车、合谷。

  刺灸法

  向上角或对侧内眼角方向刺入1~1.5寸;如治聋可向内上方刺入,治哑可向内下方刺入;治面瘫时还可向下颌骨前面的上下方透刺。不用直接灸,艾条温灸5~15分钟。

  结语:每天坚持按摩翳风穴,缓解治疗耳聋耳鸣、头痛牙痛、口噤不开、齿痛、颊肿、瘰疬、面神经麻痹等。平时有这类症状的朋友们小编建议可以多按摩一下翳风穴,这样对自身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哦。大家对于翳风穴的了解一定都非常深刻了吧!如果大家觉得小编介绍的知识对你们有所帮助的话你也喜欢这些知识,那就赶快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