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是谁?阅花无数,八十高龄仍然只想念她一人!

 青梅煮茶 2017-03-21

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是谁?阅花无数,八十高龄仍然只想念她一人!

婉如清扬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画作者)

对于乾隆帝,本人并无十分好感,但是作为历史人物,自有其功过,也希望各位朋友嘴下留德……无意洗白,也无意抹黑,只是想从一个女子的角度写出对历史人物的一点看法,您不喜欢,我也没办法。

一生写诗无数,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在他当政的第五十五年头,已经八十岁时,写下了对结发妻子孝贤皇后的一句句真情呼呈。“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往事依昔,记得的仍然是少年美好时光。权势在时间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人生晚年,也许说的都是真心话吧。从他们的一生来看,的确是真心实意。

作为皇帝,乾隆身边的女人很多,但是真正能走进他内心的,孝贤皇后算一个。孝贤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满族豪门出身,却没有大小姐的脾气,恭顺,节俭,不喜珠玉。二人少年夫妻,相敬如宾。在《清宫词》中说这二人是古今罕见之恩爱。在乾隆帝眼里,富察氏姿容“窈窕”,令人不自觉得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乾隆不可能不知道诗经,他用这个词来形容皇后,可见是极为中意的。

富察氏深懂他心。为显示不忘满洲本色,亲手缝制香囊,母仪天下,亲蚕之礼上用过的蚕丝织成御衣,乾隆得疖疮,一百多天悉心侍候,对太后恭顺,对后妃不妒不忌,平等相待……在乾隆眼里,她就是古今第一完人。

深得帝宠的她生过四个孩子,1727年成婚,1728年生长女,1730年生次子永琏,1731年生第三女。1746年,生皇七子永琮。也不知道是不是宠爱过盛,他的皇长女才过一周岁就死了,至于次子永琏,雍正亲自命名,琏的本意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雍正用这个字来给孙子命名,用意是十分明显的。都说母以子贵,生了儿子,又得皇爷喜爱,富察氏的地位似乎更重要了。乾隆元年,密定永琏为皇太子,可惜年仅九岁的永琏还是承受不住父母的爱,早早夭亡。对于富察氏来讲,尤其是巨大的打击。

这个孩子乾隆是极为喜欢的,他给这个孩子谥号定为端慧,按皇太子之礼隆重举丧,乾隆亲临祭奠。皇家孩子不容易成长,但是打破惯例给谥号,亲自祭奠的就他一个。皇太子的园陵前后花费分别为:拆迁费3056两,168235两,叶子金378..992两。这还不包括从工部提取的建筑材料费用,陵寝规格祭祀都是史无前例的按照帝后标准。而且后来嘉庆帝立为太子得对他的哥哥行叩拜之礼。究其本源,还是因为富察氏的关系。

富察氏生的公主他也是极受宠爱。乾隆甚至爱乌及屋,包括额驸及公主的儿子,都是禁忌全无。

皇七子永琮还没有出生,就倍受爱护,乾隆不但破例不去园圆明度上元节,看烟火,而且在出生后内定为皇位继承人。虽然他已经有好几个儿子了,但是对这个孩子,却是爱惜异常,可惜最后也是未满两岁就死去,谥号为“悼敏”,嘉庆四年追赠哲亲王,可见偏心。

也许是接连丧子的悲痛,也许是受到上天的妒忌,富察皇后年轻青青,在三十七岁的大好年华香消玉殒。皇后去世,乾隆性情大变,没有表现出悲痛的皇长子皇三子,全部都定为不可承续大统,管理翰林院的刑部尚书因为将满文皇妣译为先太后,叛了斩监候,其他满汉尚书,侍郎全堂问罪,因祭文中用了普通人用的泉台二字,连张廷玉都受到处分,因为祭祀时所用的桌子等不干净,有关人等全部降级!至于50多个外省官员因为没有上折子请求上京叩谒皇后梓官,全部降级或销去军功。皇后丧期内一律不得剃发,最倒霉的是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因为擅自剃发,加上有贪污行为,结果送了一条老命。

有人说乾隆是在作秀,但是如果能如此作秀,作秀一生,对于九泉之下的富察氏,也是一个安慰了。有时候是不比不知道,乾隆的第二任皇后死后以皇贵妃规格安葬,安葬费用不及一个低级官员,甚至连陵墓都没有,第三任皇后的追封仪式也降一级,发出的上谕中还说她不配称皇后,母亲尚且如此,就别提她们早逝的儿子了,可见同人不同命,同是皇后,咋就这么不一样呢?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富察氏才是他一生的最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正的爱情不过如此吧。(此文中出现公主字样,万望各位留德,不过依咱汉人的习惯,就不必计较于格格之称呼吧?)(婉如清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