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景】东峤镇九龙山白云洞,莆田一处重要道教圣地,原来这么美!!

 吴梅枫 2017-03-21



九龙山,简称为九山。位于东峤镇渚林村(古称南渚)境内,山峦不险不峻,海拔不过百米,山间突兀森郁,隐约可见那飞檐翘角、红砖绿瓦的庙宇群,蕴藏于苍翠的密林丛中。据说从其北端遥远的大蚶山脉起,延绵至此有九个小山岳突起,形如巨龙,姿态各异,故有“九山异起”之说。


  

进入山门,绕道拐向九龙山西麓,拾级台阶,岩石叠嶂,草木葱茏,鸟语花香。迎面有一窟窿吊入眼帘,驻足凝视,镂刻在那悬崖上的“飞来洞”三字,引人入胜。攀援盘旋曲折的山径,登上九龙山之巅,举目远眺,莆田盐场全景尽收眼底。俯视环顾,遍地岩石错落有致,奇花异草衬托其间,巨岩变靓了。其间有一状如“龙”的巨石,屹立突出。说是“龙角顶”。那龙角气势磅礴,正对峙着南前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山坡下有一磐石,状如“龙鼻”,鼻梁隆起,惟妙惟肖。再延伸至霞屿有颗圆形岩石,便是“龙珠”,依稀可辨。这巨龙欲跨进那平展展的盐埕海滩,纵入浩瀚的平海湾中去……九条巨龙,蜿蜒盘旋,忽隐忽露,气吞山河。千百年来留传着许多神奇的故事传说。山巅那龙角的东端,相对着两块巨岩,形同狮子,相互对应。相传,在春夏季节,天气骤变,这两只狮便会“吐雾”冒烟,朦朦胧胧状态。山上有一偌大“仙脚卯石”。传说,是卓晚春(即卓真人)的脚印,卓氏先从大蚶山天云洞起步,一越踏进九龙山,再跨向壶公山凌云殿留步驻足,在此留下了三个脚印痕迹。因为南渚为卓的家乡,云游人间时他留恋家乡,逗留小憩片刻,亦有留下形同背椅的巨石两块,传为佳话。山上建有卓真人诗人牌林,成为九龙山又一道风景线。


 

山顶西面有一小山坳,竖上一石碑,镌刻着“九山石泉井”。据说,当初建造“白云洞”时,山上缺水,信士们便施行“打技”妙法。卓晚春仙灵神显,默示片言只语——“子弟无防,有水可用”。果然,几天后天降暴雨,那小山坳一窟窿盛有清水,大家喜出望外,往这里取水。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酣甜可口,久旱不涸,便围成石栏,取名“九山石泉井”。井边岩壁上,镌刻有一幅似天书而非天书的字迹,神乎其神。



九龙山现有“白云洞”、“昭明殿”、“文成殿”和“昭灵殿”四座庙宇(分别奉祀卓晚春、玉皇大帝、孔子及妈祖神祗),耸立于山间,皆坐西朝东,呈四角方形状平行排列,左右两边为回廊,其南北两端屹立着凉亭,精巧典雅,亭亭玉立,让人疑是空中楼阁。四座大殿前面为两座大拜亭,下有地下室。拜亭两边是“乾日亭”和“坤月亭”,皆为石构,精雕细刻,蔚为壮观。“乾日亭”那边,建有“清水宫”、“五山宫”及“太觉宫”三殿,连成一体,坐北朝南,称为北三宫;对侧有九仙宫、九龙社、九山庙,连成一体,称为南三宫。阶下是一片草坪,中间筑有戏台,称为“海日楼”。每逢佳节演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那殿、宫、亭,依山而筑,高低有别,大都以青绿色花岗岩为建筑材料,不愧是沿海能工巧匠的精品的集中体现。徜徉其间,如同进入仙境一般。


  

九龙山主殿为“白云洞”,供奉“卓晚春”及“林龙江”塑像,门柱上镌刻着:“九潮山上白云洞,万直清中江日天”、“卓尔不生微显圣,饮载无始普先天”两对楹联,道出了这里的山灵神显。“昭明殿”内奉祀“玉帝至尊”坐像,门联上雕刻着:“宏开九山昭明殿,永镇南渚故国家。”字里行间,祝上天玉帝奉为至尊朝拜。“文成殿”奉祀“孔子”造像,两边伴有“孟子”和“朱子”塑像。墙壁上贴有“孔子七十二贤”瓷砖肖像图案,生动逼真,五彩缤纷。顶端悬挂着“执中一贯”匾额,柱上有两楹联,读后叫人顿生敏悟。“春秋宗旨国家事,周易阐明宇宙机”、“万古纲常昭日月,千年文献重山川”。“昭灵宫”供奉着“王母娘娘”及“妈祖”金身塑像。石柱上的联语,集中概括了两神之巨大功业与恩典。“故家乔木扬千古,深谷猗兰翠万年”、“钦命代天安四海,龙华盛会统九山”。同时亦突出了对南渚九牧林氏的无任虔神和九龙山的秀丽风光。显然,九龙山是一座集儒道释为一体的宗教圣地。难怪前来焚香朝拜者络绎不绝。


 

在九龙山南麓,建有宋代南渚林氏元卿(1174-1216)大墓。据载:林元卿及妻陈氏,次子遂碧夫妇,于宋绍定二年(1229年)合葬于此。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卓真人、林龙江为之改建。相传,卓氏姑母嫁于南渚林氏,姑请晚春为其祖墓“润色”风水。姑侄俩来到大墓前,卓晚春东望西瞧,慢条斯理地说:“此风水是要吃人家的,还是要让给人家吃的?”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当然是要让给人家吃的为好!”卓晚春胸有成竹,便把大墓前再给扩围成一个大埕,此一移动,果真,后来本地自然而然地变成一片广袤的盐田,受益四方。假如,姑要选择“吃人家的”,那么本地林氏必定贵人辈出。


 

大墓周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雅,素有“五雀杨梅”美称。传言,孩子从最下层墓埕,向背后掷去片石,若能飞越过墓道,此人定会高中当官。其实,墓道前后,跨度长,落差大,岂能抛物过界呢?简直是天方夜谭。大墓东侧不远是“白莲寺”,再往前为“卓氏祖祠”,拐西约半里是“普济庵”,说是林元卿后裔要遂珠建造的,当初是专供这里人读书的地方,曾流传一句:“不许百姓引有僧尼入庵。”可见,林氏对教育后代极其重视。嗣后,乡里人又在附近建起“南渚书院”。广纳英才,教子读书,并崇尚儒学圣人孔子、朱熹。



最近,在九龙山的北侧山腰间,建有普济寺,坐西朝东,前后二殿。前为三宝殿,后为兜率天宫,为佛教圣地。


  

九龙山是一座沿海有名的宗教名山。其实,亦是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







e  n  d

整理/小编

来源/秀屿旅游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