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知道的关于阿富汗的一切,大部分源自于安雅以及她培养的摄影记者所拍下的图片。”——美联社摄影记者大卫·古特菲尔德 安雅·尼德林豪斯,她来自德国,是世界知名摄影记者。她拍过的作品获得了很多大奖。 2005年,美联获得普利策奖的突发性新闻摄影奖,安雅也是获奖团队的成员,也因此获得普利策奖的首位德国女性。对于别人的赞赏,她谦虚地说:“他们说是艺术,但我不认为我的作品是艺术”。 她不喜欢被人说成战地摄影师,因为她是做出的本能的反映,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着正确的事情。在战争地,她没有变的多坚强,多愤怒,多忍受孤独,多吃苦,没有被固化的她,有一个小小的平衡内在的机制。她把镜头当成保护器,她把发生的荒唐、可怕的事变成了抽象,她把每个人的生存策略变得温柔。 战争是优胜劣汰的选择,战争不是决定谁对谁错,而是决定谁能留下谁能胜利。战争中人性能被发大也能被扼杀,战争中的一切,变化莫测。摄影师经常花费大量时间报道前南斯拉夫的冲突与战争,报道范围覆盖了巴尔干冲突地区,报道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战事冲突最严重的地区。没有多少女性愿意投身于战事冲突的多发地,因为危险,恐怖,暴力,一切刺痛内心的慌乱都使人们本能的逃离那种地方。摄影师无疑是值得尊重的。 孙子《虚实第六》里写: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意思是凡是先到达战争地方等待着敌人的便严阵以待,后到达战争地方的只能仓促应战,被迫交战。那摄影师是怎样的存在呢?在战争面前,紧随其后,从容淡定。散发属于本职的光辉。在战争背后,寻找战斗人员和被害者,甚至兵荒马乱的点点滴滴,细节不止决定成败,还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 那么全力付出的地方,最后生命也留在了阿富汗。两名美联社女记者在阿富汗东部地区遭枪击,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受重伤。枪手为一名阿富汗警官,其中遇难的,就是安雅·尼德林豪斯,48岁。战乱面前,生命太脆弱。但是把生命如此的,没有几个。 - End - 以单纯学习分享为目的而原创编辑 涉及版权和肖像权争议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