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座两千年不改名的城市

 文山书院 2017-03-22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不管是分封制還是郡縣制等,都容易導致地名的經常變更。例如,古都西安在歷史上就有長安、鎬京等多個稱呼,而南京的別稱更多。可以這麽說,大部分城市的名稱都經過了多次變更。不過,也有部分城市的歷史名稱幾乎壹直在使用。且看下面這四個兩千年不改名的城市。




一、邯郸


在戰國時期,邯鄲無疑是壹座重要的城市,這裏不僅誕生了“邯鄲學步”的典故,也是秦始皇嬴政的出生地。戰國時期的秦國和趙國,也圍繞著邯鄲城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當然,邯鄲的地名不是從戰國時期開始的。



早在8000年之前,邯鄲就是新石器初期磁山文化的代表地。至於邯鄲名稱的由來,古代歷史存在三種說法:第壹種是太陽出升過地平線叫甘,太陽落山過地平線叫丹,邯鄲即日出日落之地;第二種則是邯鄲的地名來自壹個姓氏;第三種則是來源自邯鄲山。但是,無論哪壹種說法,邯鄲的地名已經是3千年沒有改變了。



二、成都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成都無疑是最淡定的壹座城市,雖然大壹統的王朝沒有將成都作為都城,但是動亂時期的皇帝就喜歡往成都這裏跑。在春秋時期,成都地區成為蜀國的都城。




其中,關於成都的建城歷史,依據金沙遺址等資料來看,成都的建城歷史也可以追溯到3千年以前。至於成都這個名稱的由來,《太平環宇記》等史料認為是借用了周王遷岐“壹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典故,並且在古老的蜀國語言中,“成都”的發音和“蜀都”相近似。




三、即墨


在春秋戰國歷史上,即墨也是壹座重要的城市







對於即墨這座城市的名稱由來,根據《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記載,主要是因為故城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在管仲成為齊國相國後,即墨不斷成長為齊國經濟、軍事乃至政治上的重鎮。




由此,盡管在戰國時,齊國七十多座城池都被樂毅攻下來了。但是,憑借著即墨、莒這兩座相對較大的城池,齊國還是得以成功復國。






在秦始皇統壹六國後,即墨地區被設置為即墨縣。目前來說,即墨地名的歷史已經超過2千多年了。


四、益阳


早在春秋時期,益陽被納入到楚國的管轄中。到了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開始推行郡制和縣制,楚國也在益陽地區設置了黔中郡。在秦始皇統壹六國後,益陽地區被納入到長沙郡的管轄中。目前來看,現在益陽地區管轄的土地,大部分和古代益陽版圖相互重合。至於益陽的歷史,根據《禹貢》等史料的記載,這個地區也有2千年到3千年的歷史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