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极冰层下有个盖了10年的神秘巨大建筑,只为了揭开宇宙的秘密

 北极光书馆 2017-03-22

在西元2010年,在一望无际的南极大陆上,一个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耗费10年的巨大人造地底建筑,悄悄地完工了,这座在2000年兴建的巨大工程,只为了揭开宇宙的一个秘密,也可以说是科学家的浪漫...

打开猎豹浏览器,查看更多科学图集

在如此冰天雪地的极地,为甚么要特地建造这个建筑?算上了全部高度可达2.45公里,也就是建筑整整从南极大陆插下深入了2.45公里。这项工程也耗资了2.8亿美元来完成。这是一座可窥视宇宙的超级望远镜,这里的环境恶劣,但却没有污染,虽然冰天雪地,但完全可以修建称人类的一处定居点,反正科学家人数也不多,可以用直升机进行接送。

而且,愿意创办NASA研究宇宙的美国人有的是钱。

这插在南极洲下的超级望远镜的造型很独特,不是我们传统看到的折射式或者反射式望远镜,而是由一根根巨大的接受感测器构成,每根感测器深入冰层下方2.4公里,并连接成一张网。

由于冰天雪地的严酷气候,这望远镜阵列大多由机器来操作,每钻个洞就要耗费20万加仑的水。目的是用来寻找宇宙一种叫做「中微子」的离子,科学家认为中微子会和冰发生作用,形成带电粒子,感测器可以捕捉到冰体中的微弱信号,这样就能够探测到中微子。

2013年后威斯康基大学宣布,终于利用这冰下探测器发现来自太阳的中微子,人们也才关注到这隐藏在南极洲下的巨大设施。

微中子可以通过放射性衰变以及核反应等多种方式产生。由于太阳内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核反应,而超新星产生等过程也会伴随着剧烈的核反应,因而在宇宙射线中可以检测到微中子的存在。地球附近所检测到的微中子大多来源于太阳。事实上,地球面向太阳的区域每秒钟在每平方厘米上都会穿过大约650亿个来自太阳的微中子。测定微中子的静质量对于宇宙学及天体物理学非常重要。微中子是探测宇宙现象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是天体物理学研究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美国人对未知的事物永远有着好奇心且愿意花钱研究,这也是他们强盛的原因之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