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被名声大忽悠了:张之洞、盛宣怀与卢汉铁路、汉阳铁厂狗血事

 龙叔文馆 2017-03-22

文/苏布谷 陆新之

一笔报销款背后的帝国政坛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张謇在翁同龢的力争下成为状元。

阅卷大臣之中,官职最高的是张之万,时为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其次是麟书,官为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李鸿藻排名第三,翁同龢是排在第四的户部尚书。

别被名声大忽悠了:张之洞、盛宣怀与卢汉铁路、汉阳铁厂狗血事

张之万,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状元,官至大学士,曾为河南巡抚,督师镇压捻军。迁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光绪八年(1882年)为兵部尚书,后调刑部,光绪十年入值军机处,兼署吏部尚书。名字和张之洞仅一字之差,因为——他是张之洞的族兄。

两人关系近到什么程度?张之洞在咸丰九年(1859年),23岁时参加会试,张之万是同考官,必须回避,因此,张之洞这一年不能参加考试。

慈禧太后不知道从哪里听到风声,就问张之万,听说你有个弟弟很有才名啊,他为啥不来考试呢?张之万只好如实回答,因为关系太近了,他做考官,族弟就要回避。

到了同治二年(1863年)张之洞果然来考试了,本来阅卷大臣将他放进二甲之末的,可是“总裁大学士”知道前一年慈禧太后专门问过这个人,于是做了个顺水人情,把他捞进了二甲第一,试卷就因此到了慈禧太后手里。慈禧太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点成了一甲第三名,使他成了探花。所以,这个探花某种意义上是慈禧太后送的顺水人情。

张之洞和翁同龢两人稍有龃龉。

张之洞从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始办大冶铁矿和汉阳铁厂,户部拨款200万两白银。由于经验不足,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修建用款达568万两白银,铁厂还没有完全建起来;然后又陆续拨交300万两白银,仍不够用。而翁同龢就是负责拨款的户部尚书。

张之洞财务报销的事经常被翁同龢卡住,只好写信给张之万求援。张之万在咸丰初年曾经当过钟郡王和孚郡王的老师,这两个郡王和光绪的生父醇亲王是胞兄弟,所以醇亲王也当张之万是老师。醇亲王是光绪的亲生父亲,而翁同龢是光绪和同治的老师,都是很亲近的关系。

别被名声大忽悠了:张之洞、盛宣怀与卢汉铁路、汉阳铁厂狗血事

张之万就把信给醇亲王,当面说张之洞的困难,因此醇亲王特别交代翁同龢并且致函军机处,对湖广用款应特别关照。

这样的一笔报销款,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纷繁的世界,与张之洞的性情与为人、洋务运动的走向、中国近代钢铁工业以及盛宣怀的命运与事业密切相关。

张之洞和他的近代工业

张之洞是个有趣的人,这种有趣主要是指文化意趣。比如,他是个典型的猫奴,张之万写给胞弟的书信中说张之洞,“饮食起居无往不谬,又喜蓄猫,卧室常有数十头,每亲自饲之食,猫有遗矢于书上,辄自取手帕拭净,不以为秽,且向左右侍者曰,猫本无知不可责怪,若人如此,则不可恕”。这位铲屎官很是忠诚和敬?业。

张之洞自己也养成了猫的习性,每天下午2点入睡,晚上10点才起来办公,幕府中人及属僚都排队等候,有的得等到深夜甚至天亮。有时候正办公呢,张之洞就打盹睡着了,然后鼾声大作。与他鼾声齐鸣的是梁鼎芬,梁鼎芬找他商量事,坐门外等,等着等着就打起呼噜,张之洞就让人找个被褥给他盖上,睡醒再说。

张之洞的文艺气质还表现在不知稼穑之苦。他好大喜功,又爱好古董字画碑帖,时常举行大宴会,好送礼赏赐,花钱无数,但是自己家的生活却有点拮据,以至于到年底自家过不去年关,就要当东西。当铺和总督衙门也有默契,凡是总督衙门拿来的皮箱子,都是二百两银子一个,不管什么东西,都照箱子付钱,到了开春后,督署就用银子赎回箱子。

张之洞自认为精于鉴别,但是实际却真不是这样,真上过古董商的大当。一次他在北京高价买了一只古鼎,洋洋得意,因此大张宴席,请僚属鉴赏,把鼎放到案头,还插上了梅花。没想到饭还没吃完,鼎底下就漏水了,让众人看了笑话。查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古铜鼎,而是有人用纸板仿制。这一出就骗了他不少银两。

在政治上,张之洞也是比较有趣的。光绪二年(1876年)他曾经给皇帝上书说,希望“广昭夷人之恶,以激起民愤”。他甚至还曾希望让所有省份都下令焚毁外国教堂。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之洞请容闳帮忙料理与日本人的战后事务时,他对有关聘请外国人做外交、军事和财政部门顾问的建议还是充耳不闻。

到了1898年,张之洞随着帝国政治风向也差点参与到维新运动中去,他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策略。不过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张之洞被慈禧太后找去“谈话”,又回到老佛爷的阵营里了。

张之洞本人其实并不善于经营,比如他主办的布纱丝麻四局先后用银五百万两,一时难以收回投资;而兵工厂生产的枪炮都由官方调用,这属于只投资无收回。

这种“不靠谱气质”多少会影响工作作风,上文说到的报销款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别被名声大忽悠了:张之洞、盛宣怀与卢汉铁路、汉阳铁厂狗血事

更多延伸阅读,请关注《企业家的理想主义》(“常读·人物志”系列)

曹德旺:我是个企业家,不是富豪

荣毅仁:红色资本家的传奇人生

陈年:凡客没死,还有诗与远方

“老司机”阿里巴巴

张之洞、盛宣怀与卢汉铁路、汉阳铁厂

鲁冠球:基业至今

王石的子弟兵

乐氏家族:大清药王的历史蜕变

王光英:第一位“红色资本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