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速递】培门冬酶在儿童淋系肿瘤化疗中一线应用的临床研究

 渐近故乡时 2017-03-22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  蒋俊晔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儿童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患者中应用门冬酰胺酶治疗的情况,评估PEG-Asp作为一线应用药物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评价

患者资料:2008年4月至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住院使用门冬酰胺酶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患儿共211例,其中应用培门冬酶(PEG-Asp)一线治疗方案的患者42例,非PEG-Asp一线治疗方案的患者169例:116例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一线治疗方案,53例诱导期使用L-Asp、巩固及强化期使用PEG-Asp。ALL患儿中标危型(SR)74例,中危型(IR)62例,高危型(HR)33例;LBL患儿中I-II期1例,III-IV期41例。

治疗方案:ALL按CCLG-ALL 2008方案治疗:L-Asp 5000IU/m2*8次(第8、11、14、17、20、23、26、29天),PEG-Asp 2500IU/m2*2次(第9、23天)诱导缓解治疗;低危组及中危组L-Asp 10000IU/m2*4次(第1、4、8、11天),PEG-Asp 2500IU/m2 *1次(第4天)延迟强化治疗;高危组L-Asp 25000IU/m2*2次(第6、11天),PEG-Asp 2500IU/m2*1次(第6天)巩固治疗。

LBL按NHL-BFM 90方案治疗:诱导治疗I(1期)L-Asp 10000IU/m2*8次(第12、15、18、21、24、27、30、33天),PEG-Asp 2500IU/m2*2次(第9、23天);再诱导治疗II(1期)L-Asp 10000IU/m2*4次(第8、11、15、28天)PEG-Asp 2500IU/m2*1次(第4天)。

研究结果:门冬酰胺酶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见表1。其中复发患者共计34例:培门冬酶一线治疗组5例,以L-Asp作为一线治疗组16例,诱导期使用L-Asp、巩固及强化期使用PEG-Asp组13例;死亡共计31例:培门冬酶一线治疗组3例,以L-Asp作为一线治疗组18例,诱导期使用L-Asp、巩固及强化期使用PEG-Asp组10例。

表1 A:PEG-Asp一线治疗组,B:L-Asp一线治疗组,C:诱导期L-Asp,巩固及强化用PEG-Asp


临床疗效:培门冬酶一线治疗组与两组诱导期使用L-Asp治疗组患儿比较1疗程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培门冬酶一线治疗组和非培门冬酶一线治疗组之间复发率和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门冬酶代替L-Asp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其疗效并未降低。

门冬酰胺酶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见表2。

药物安全性:培门冬酶一线治疗组与非培门冬酶一线治疗组患儿比较,过敏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培门冬酶一线治疗组虽仍观察到胰腺炎、高血糖、黄疸、肝功能损害和凝血指标异常等不良反应,但是监测各项相关指标及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未发现严重出血和门冬酰胺酶治疗相关死亡病例。PEG-Asp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指标可进一步增加培门冬酶用药安全性。

小结

1、2008年来我们使用L-Asp发生变态反应的发生率为18.3%,而PEG-Asp变态反应发生率仅为4.8%,远低于L-Asp,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都低于L-Asp组。

2、治疗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指标可增加用药安全性(除临床观察外我们常规每周随访肝肾功能、淀粉酶、脂肪酶、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1~2次,同时监测凝血功能、尿糖、尿淀粉酶,出现胰腺炎症状时加做腹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PEG-ASP组未发现严重出血和门冬酰胺酶治疗相关死亡病例。

3、目前国外PEG-Asp作为一线治疗应用于儿童淋系肿瘤的临床对照研究并未发现培门冬酶的应用使疗效降低,国内相关资料较少,我们的资料显示35例使用培门冬酶的ALL患者诱导缓解率达97.1%,4例LBL一疗程的缓解率达57.1%。此数据与我院自2008年以来应用CCLG-ALL 2008和NHL-BFM 90方案中使用L-Asp的患者疗效相当,提示培门冬酶在较少不良反应的同时近期疗效并未降低。

思考:培门冬酶临床应用时间较短,样本数量有限,需扩大样本量和延长观察时间,阐明培门冬酶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专家总结及点评:总结我院的资料显示培门冬酶用于儿童ALL和LBL的一线治疗药物或常规应用于诱导缓解期以后疗程,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L-Asp,观察到的严重不良事件少,治疗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指标可增加用药安全性。

长按指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