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扒一下:长沙中考直升生的前世今生

 长沙7喜 2017-03-22


“直升生”,作为长沙中考的名词,最早出现在2005年。

在2005年,四大名校都还有本校的初中部,直升生叫“本校直升生”,招收对象也仅限于本校初中生或者依托本校所办的民办学校的初中部学生,计划是学校公费计划的15%。

到2007年,又多了一个“对口直升生”,长沙高中的“直升生”招收对象不再仅限于本校初中生或者本校所办民办学校的初中部学生,增加了招收受援初中的直升生,首年的比例为该校微机派位入学并就读三年学生的2%,这个叫“对口直升生”。2007年,本校直升生比例仍然为15%。


附上2007年第一批长沙市城区对口支援学校名单: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岳麓区望岳中学;

长沙市第一中学→开福区植基中学、芙蓉区马王堆中学;

长沙市长郡中学→长沙市三十二中、天心区建业中学、雨花外国语初级中学;

长沙市雅礼中学→雨花区黎托中学、雨花区洞井中学。


可以看出,对口支援的初中都是真正的薄弱学校。


到2008年,长沙高中的“对口直升生”比例提高,从2%提高到6%,“本校直升生”政策不变。2008年,除了四大名校,明德周南田家炳也都纷纷新增了对口支援初中。




到2009年,长沙名校办民校的“校中校”在秋季停止招生,长沙的高中也取消了“本校直升生”的政策,直升生就只剩下“对口直升生”了。从这个时候开始,直升生对于学校来说,就并非是最优秀的那一部分了。同年,长郡双语、师大附中博才,北雅中学等四大名校的托管初中部都纷纷开办。

到2010-2011年,对口直升生计划从对口支援初中微机派位入学并就读三年学生的6%提高到10%。

到2012年,四大名校的托管学校(双语博才北雅)有了第一批的毕业生,直升生又发生了质变。直升生计划除了对口志愿学校的10%以外,增加了委托托管学校学生的直升生计划,为就读三年的毕业生人数的3-5%。具体是3%还是5%就看与学校的亲密程度了。托管学校的直升生很明显是名初的最优秀那一批。

2013-2015年,直升生计划没有进行更多的调整。多的是各个名校托管学校的增加,所以直升生人数也在不断的提升。到2015年,四大名校的直升生最多的雅礼已经有207人,长郡也达到了185人,直升生已经占到学校招生计划(900本地+100外地)的22%,并且随着托管学校不断的有毕业生,这个比例可能还会增加。

然后,到了2016年,“对口直升生”继续,但是又增加了限制,就是超过6年托管的学校,直升生要从5%逐年下降到3%。同时,“本校直升生”又恢复了,针对的是长沙市完全中学(就是有初高中的学校)。

此时,大家再回过头去看,是不是有点历史在轮回的感觉?随着直升生政策的范围扩大,再加上长沙集团化发展,直升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升学途径,这势必会影响到更多的家长对学校的选择。


2017年,“对口直升生”政策又有调整,从2017年新初一开始,民办初中取消对口直升生的资格,以此抑制民办择校热。


直升生以后会如何发展?尚未可知!但不会改变的是主管部门对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期望,同样不变的还有名校对优秀生源的渴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