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一相间。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到西汉二十四节气便已完备了。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歌 版本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 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二天。 版本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版本三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
来自: 小慧dreaming >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