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疗病 一看就懂

 昵称39831613 2017-03-22

我国传统医学对饮食营养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食医的记载,在周朝已设有专职“食医”来掌管帝王的饮食和营养调配。

我国古代很多医学典籍中都有食疗的相关记载。《黄帝内经》在饮食治疗和养生方面有明确的治疗原则,马王堆汉墓出图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有大量食物入药的记载。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列有食治篇,是现存最早有关饮食疗法的专著。元代忽思慧著有《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其在饮食搭配、合理进食和对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近代对营养成分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将食物进行分析量化、计算热量等,给古老的中医营养学注入了现代科学的内容。

阴阳学说与疗病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4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与疗病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中医学把人体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3大部分。在人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津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饮食疗病 一看就懂

药膳与食疗

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

药膳的特点

(一)注重整体,辨证施食

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

(二)防治兼宜,效果显著

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

(三)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谓“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药膳的应用原则

(一)因证用膳

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二)因时而异

中医学认为,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根据季节的寒暑冷热搭配药物药性的寒热温凉,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三)因人用膳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年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

(四)因地而异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药膳的制作

(一)烹调原则

药物和食物都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及酸、苦、甘、辛、咸五味的特点,在研究其烹调制作的方法时,必须认识到“四气”是药物和食物辨证施膳的依据,“五味”又对人体的脏腑具有针对性的功能。在发挥药膳功能的前提下,同时也要兼顾到滋味的可口。

(二)烹调原料

几乎所有的菜肴原料都可用来烹调药膳,此外还需选用某些药物、调味料配合应用。

(三)烹调方法

药膳的烹调方法常用的有炖、焖、煨、蒸、煮、熬、炒、卤、炸、烧等。但以炖、焖、煨、蒸为主要方法和最佳方法。从烹调原料的质地和性味来看,轻清芳香者,烹调时间宜短,多采用爆炒、清炸、热焯等方法;味厚滋腻之品,烹调时间宜长,采用炖、煨、蒸的方法效果较好。

药膳食用宜忌

(一)食材配伍禁忌

现根据历代医学家对用药经验,将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服药食忌、食物忌食、食物相反等部分介绍如下。

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合苍术食,令人动风;合荞麦食,令人落毛发,患风病;合鸽肉、鲫鱼、黄豆食,令人滞气。

猪血:忌地黄、何首乌;合黄豆食,令人气滞。

猪心:忌吴茱萸。

猪肝:同荞麦、豆酱食,令人发痼疾;合鲤鱼肠子食,令人伤神;合鱼肉食,令人生痈疽。

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和醋。

狗肉:反商陆;忌杏仁。

鲫鱼:反厚朴;忌麦冬、芥菜、猪肝。

鲤鱼:忌朱砂、狗肉。

龟肉:忌酒、水果、苋菜。

鳝鱼:忌狗肉、狗血。

雀肉:忌白术、李子、猪肝。

鸭蛋:忌李子、桑葚。

鳖肉:忌猪肉、兔肉、鸭肉、苋菜、鸡蛋。

(二)药材配伍禁忌

药膳的药物配伍禁忌,遵循中药本草学理论,一般参考“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的具体内容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三)病人忌口

忌口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类。

1.某种病忌某类食物肝病忌辛辣;心病忌咸;水肿忌盐硬固、油煎、生冷等食物;骨病忌酸甘;胆病忌油腻;寒病忌瓜果;疮疖忌鱼虾;肝阳、肝风、癫、过敏、抽搐患者忌食发物;头晕、失眠忌胡椒、辣椒、茶等。

2.某类病忌某种食物症见阴虚内热、痰火内盛、津液耗伤者,忌食姜、椒、羊肉之温燥发热饮食;外感未除、喉疾、目疾、疮疡、痧痘之后,当忌食芥、蒜、蟹、鸡蛋等风动气之品;属湿热内盛之人,当忌食饴糖、猪肉、酪酥、米酒等助湿生热之饮食;中寒脾虚、大病、产后之人,西瓜、李子、田螺、蟹、蚌等积冷损之饮食当忌之;各种失血、痔疮、孕妇等人忌食慈姑、胡椒等动血之饮食,妊娠禁用破血通经、剧毒、催吐及辛热、滑利之品。

3.服药后应忌食某些食物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用茶叶、萝卜。

本文摘编自王普生主编《饮食疗病一看就懂》( 责编:李 枚 杨卫华) 第1章,内容有删减。

(本期编辑:安静)

饮食疗病 一看就懂

饮食疗病一看就懂

王普生 主 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01

ISBN 978-7-03-050933-8

《饮食疗病一看就懂》介绍了我国传统医学对营养饮食的认识与实践,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对饮食疗病的影响。根据食物 “药食同源,性味归经 ”的特性,总结了人体各系统常见病的饮食要点及常用食疗方。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