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谈怎样才能写好小说(一)

 痴伶人 2017-03-22



小说创作的基本态度——孟瑶



孟瑶,本名杨宗珍,一九一九年生;作家,文学教授,先后创作过50多部长中篇小说。


一、 创作前的心理准备


因事情激发灵感,而后构思酝酿,等待时机成熟后,才开始下笔。构思酝酿便是准备工作。 


二、 下笔时的考量 


(一) 依据灵感所得素材评估适合於短篇、中篇或是长篇。(短篇:空间小,材料剪裁要精细,难度较高,技巧要高。) 

(二) 选择人称:第一人称亲切,但常有障碍,因为所有经过当事人都得在场。写第一人称时要简单一些,复杂的就难安排。当第一人称无法安排时,就得用第三人称写。第三人称因头绪较多,安排会较零乱,虽然容易写,也常受限制。但写多了,经验多了,缺点自然可以克服。 


三、 记叙方法的运用 


(一) 文章修辞各方面都没有障碍,再开始写作;否则就得开始从修辞训练。 

(二) 技巧运用是由经验中得来,经验过后再看理论的书,会有帮助。若都没写过,只想依理论来写,很难有作用。 


四、 写景的表现 


(一) 求真:作家得经过这个景。 

(二) 求美:求真后更进一步於文字上求真。


五、 小说创作的态度 


(一) 要有专业精神:每天持之以恒。(天地注:练习写作时可以不必太在意这点,毕竟大家目前并不是以写小说为专业,还是要先以自己的学业与工作为主;但若有心走入写作专业,可能就得持之以恒。) 

(二) 完整的写作计划:专注在一方面,写完整的东西,才情才不被零割。 

(三) 於人生有特殊的感触,才能激发写作动,并专注於此。(天地注:如有人专写反战,有人专写关怀。) 


六、 写作是否参与社会 


(一) 原则上应参与参与社会才能观察清楚,但有的事情可以去经验,有的事情却不宜去经验,甚至无法经验。 

(二) 眼光要敏锐,对於无法经验的事便要体会和观察,设身处地的去想了。 


七、 仿作的看法 


(一) 创作一般从模仿入手,但要不止於模仿,而能跨越,建立自己的风格。 

(二) 不以此为满足,满足了就没有进步。 


八、 仿作前阅读的态度:


以敏锐的眼光读别人的作品,知其优缺,长处吸收,短处避免。 


九、 小说家须具备的条件 


(一) 必须是一个文人,在文字各方面不成问题。 

(二) 眼光要敏锐,感性比较高,能看到别人没看到,感受别人没感受的。 

(三) 要有专业精神,专心一致从事写作,不能自视天才。就是天才也要努力。 

(四) 文章的风格是作者人格的反射,作者必须先有器识,文章才能有份量。



小说的定义及其形式——子于先生


本名傅高,1919年生人。


一、小说的定义:


众说纷纭,子于先生认为: 


(一)小说是一种感受的传达,用故事传达出来。 

(二)他以技巧和语言传达对事的感受,至於读者如何体会或体会为何,他不强迫。他认为大家都是一个想法,并非好事。 


二、如何说故事 


(一)预先想好一个故事,想怎麼写就怎麼写。 

(二)先把故事说完,而後再来修改。 

(三)先勿重视结构,以免被同一形式给锁住。 

(四)必须超脱故事,故事只是故事,重要在於怎样将故事说好,把故事表达出一点什麼。 

(五)不能胡乱剪裁,故事本身具生命力,必须注重真实性,较能具有说服力与震撼力;胡乱剪裁会影响完整与真实。 

(六)创出自己格调。即使模拟前人佳作,也要注意不被前人的形式拘束。 

(七)避免严肃说教,用亲和力引起读者共鸣。 


三、小说的形式 


(一)有了故事内容,才来编配安排表达内容的形式。 

(二)在表达能力有馀後,再来注重形式。 

(三)避免漏洞。 

(四)认清对象,要想到读者能否接受。 

(五)创新词句,可以让语言活泼。 


四、初写小说者的心理准备 


(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二)要多读、多看、多写。 

(三)要有强烈的感受力。 

(四)切勿勉强写作。若没有想把故事告诉人家的想法,切勿勉强写作。 

(五)退稿不要灰心。 

(六)修改要有耐心。 

(七)下笔不必拘谨。 

(八)要能忍痛割爱。


如何搜集小说材料——王鼎钧

一九二五年生人,文学大师。


一、 小说是表现人生,人与人生的关系是『生活』,小说的材料与生活有不可分的关系。所谓『生活』,就一个人在人生中,很真实、很深入、很认真的活著。有『生活』就会从人生中得到写作资料,反之,没有『生活』,则没有材料。 


二、 间接的生活:(一)读书也可以得到资料。(二)交朋友也是一种生活,可以得到很多材料。 


三、 材料需要处理的技巧,有些材料有天然的小说结构,有些材料则只能暂时储存。把零碎的资料经过重新组合,成为完整的作品,是作家的重要本领。 


四、 发掘资料、搜集资料的基本要领:观察、体验与想像。


小说的叙事观点——杨耐冬

一九三三年生人,作家,翻译家。


一、 叙事观点就是作者以他的立场来看人与事物。作者写小说,当然有他本人的看法,但是作者的看法不能直接表露主观判断。


二、 通常可以归纳为四种叙事观点: 


(一) 第一人身叙述者。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个故事,而这个「我」是小说人物之一,并参与故事人物的交谈、动作和对话,但这个「我」并不就是代表人表作者本人。


第一身叙述者的叙事观点是一个有限度的观点,他只能告诉你他所看到的,如果他要超越他自己的观察,那麼他对那些非他自己亲眼所见的事件只能推测;即使假装看到了,也没有信心把那些亲眼所见的事件,作身历其境的有效表达。这个「我」只是把在小说中所看到,所听到的事物,透过这个「我」的眼睛表现出来而已,绝对不能发表他的主观判断或价值判断。 


(二) 全知全能的叙述者。 是最古老的讲故事方法,而并不是过时的方法。优点是给予我们人类生活的广泛观察,并且,按照大师们的手法,不断改变事物万象的焦点,而又达成观察周详的效果。但这种改变焦点的手法,需要灵敏的智慧,否则焦点混乱反而形成无焦点的现象。「全知全能」的叙述观点要超脱小说人物,藉小说人物适合的身份来表达他的概念,作者本身绝对不能参与。 


(三) 第三身的旁观叙述者。叙述者以客观身份作主观判断,没有前两种方法的困难。叙述者引著读者进入小说的故事中,去对人物的个别了解,而叙述者却站在一旁观察,以客体身份的主观判断,领著读者进入小说人物的生活圈,具有小说人物一样的眼光,一样的听觉,一样的心跳。叙述者必须能充当一个公允而超然的报导者,他只将他看到的以及听到的记录下来,没有个人的意见,冗长的说教以及象徵式的想像。但他的耳朵却是非常敏锐的。 


(四) 主角第三身的叙述者。叙述者化身为小说中的主角。小说中所有的动作都与他有关,他记述并评价每件事情,包括他本身内心的冲动与外界的接触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别的人物的言行主要是受他的意识影响而活动。这一种方法具有第一身叙述者大部份的直接经验,却避开我们一般的本能冲动来运用他的判断能力。事实上这一方法有其他三种方法之优点,而很少有艺术家一般的缺点。但是,这一方法需要极大成熟的判断能力,最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控制这一方法的最高技巧。 


三、叙述观点主要是:谁在说故事?叙述者是谁?他与故事有什麼关系?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初学小说写作者,只要选择一种最适合表达你这个故事,而又最不易犯错的叙述观点就可以下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