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业为啥这么“贵”?

 q1338 2017-03-22

近日,北大教授姚洋提出“在中国,农业是一个极其昂贵的行业”。但大多数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并没有丰厚的商业利润。“贵”字从何而来?其实农业“贵”的不是收益,而是前期的投资。

中国农业为啥这么“贵”?

长期重工轻农、重商轻农模式造成很多人逐步忽视农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事实。其实,不管是户均不过十亩的普通农户,还是流转上千亩耕地的专业合作社,农机、农药、化肥、人工无一不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三个人投资经营一家有机农场,开始估算30万封顶,但仅仅半年30万就烧光了。做农业到底需要多少准备金?有人预估一亩地一年1万元,并且要算上至少3年内不盈利,算下来至少得300万! 有机农产品价格一般是普通农产品的好几倍,可比起前期投资,仍是“入不敷出”。

中国农业为啥这么“贵”?

受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市场因素、地域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即使只是种粮,鲁北老闫也交出1600万元昂贵学费,最终因资金链断裂无奈“毁约弃耕”。

不仅是我国,农业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业同样“昂贵”,西方很多大农场也主要依赖财政补贴。所以尽快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是当下发展农业、助农增收的重要任务之一。

政策层面,从2015年开始,农业部和财政部每年安排200多亿元建立担保基金,为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提供担保。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等“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大范围推开,各地进行了大量创新型探索,今年年底前将完成。

中国农业为啥这么“贵”?

企业层面,很多企业为解决农业贷款抵押资产有限、资产价值评估难等问题,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农业保险等服务。另外,一些大型银行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针对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开展相关业务。

最后,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的资金压力。

有关农村最新的政策消息,都在公众号 sztudi66 或者直接搜索 神州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