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唱妈妈”吴灵芬——手把手教你合唱指挥基本图示!

 昵称34576520 2017-03-22


吴灵芬

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她是我国少有的既站舞台又站讲台,既是观众喜爱的优秀指挥家也是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为我国合唱事业的发展、普及以及音乐教育的提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合唱指挥基本图示的练习





一、合唱指挥的作用

指挥者是合唱队的灵魂、合唱作品的解释者和艺术指导,唱人员必须按照其意图来表达。合唱指挥在台上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提示合唱队员:合唱队员往往不能记住所有排练时合唱歌曲要求的所有细节;或伴奏与合唱的脱节;声部的转换;这时,指挥在台上的手势会起到提示作用;    

2、决定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比如,合唱队员记得某处要求渐慢或渐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从哪里开始慢,到哪里回到原来的速度以及感情的变化等等这些,是无法量化在谱面上的,只能看指挥临场的表达,因为艺术是需要情绪的,不是写下来就行了的;

3、临场发挥:演出,本身会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指挥常常在演出中迸发出排练时没有过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唱者必须注意指挥在台上的动作,并且要和指挥配合默契,一旦指挥出现了排练中没有的处理,合唱队员反应要快,要立即表现出来。这种临场发挥常常是相当精彩且不可复得的;  

4、表现性,增强作品感染力:这一点并不是所有指挥都有,指挥各有各的风格,有的指挥看上去沉默,热情都在心里和手上,有的指挥则表演性很强,在音乐传达感情的同时,指挥自己也在用形体动作给观众传达着自己的情绪。


二、对于合唱指挥的要求:

作为合唱的指挥,在自身要求与技术要领等方面是非常严格的,各人指挥的合唱队规模不等,总体来说主要由以下几点: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
2、要有一定的识谱、理解和作品演绎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并加以纠正;
3、有较好的听觉、记忆力和较强的节奏感;
4、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析和处理作品;
5、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于随时号召大家服从指挥,调动演唱者的情绪。


三、指挥基本动作及要求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 
1、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两脚不动,一前一后,不要并拢,那样站不稳,也不要丁字步,大概相隔一脚宽,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指挥过程中忌身体大幅度摇摆。
2、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就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或唱与伴奏不协调的情况。 
3、指挥时双臂抬起至胸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应掌握在上与眉齐、下不低于腰部这一活动范围,挥动手臂时,大臂带动小臂,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钢琴手型),忌两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动作的中心是手腕部。双手的动作要匀称,指挥时拍点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来说,双手的动作相同而挥动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节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强弱等的,动作要灵活,富有表现力。 


四、几点注意事项 

1、动作的准确性应为指挥的第一要则,特别是指挥非专业合唱队。 
2、即兴发挥应慎重,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动作练习基础之上,且忌过多。 
3、指挥者的面部表情是调动演唱者情绪的有力工具,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4、指挥要有案头工作,对作品要有分析能力,如段落之间的变化、对比,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强弱、快、慢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熟知和准确掌握乐曲旋律、节奏是指挥成败的关键。
5、打拍时两手不要交叉,也不要碰到一块,始终打在同一平面。 
6、右手是指挥的灵魂,控制速度,节奏。左手是音乐的表情变化。齐唱的时候两只手同时打拍,领唱部分只用右手指挥,左手做准备状(自然下垂,或自然的放在腰部位置),间奏部分用左手指挥。前奏及间奏部分,可以单手打拍子(右手,左手亦可),开始准备唱的时候可以单手或者双手给气口,以示意合唱队进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