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大风子

 林以南 2017-03-23

概述


大腹皮,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图片



产地


国外主产于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国内广东、云南、台湾亦产。



性状鉴别  


干燥果皮,通常纵剖为二。未打松者呈椭圆形瓢状。长6~7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外果皮灰棕黄色,有褐色斑点及纵裂纹。已打松者,外果皮脱落,中果皮为黄白色至灰黄色的纤维,纤维纵向排列,外层松散成缕,内层纤维较粗,现棕毛状。内壁凹陷,褐色或深棕色。表面光滑呈硬壳状。体轻松,质柔韧,易纵向撕裂。无臭,味淡。以色黄白、质柔韧、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方法


1、大腹皮: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2、大腹毛: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味归经


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


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气虚体弱者慎服。



附方


1.大三脘散(《传家秘宝方》)治三焦气逆,解大便秘滞,下胸胁胀满:大腹皮、紫苏、独活、沉香、木瓜、川芎各3g,白术、木香、甘草、槟榔各1g,陈橘皮0.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方中大腹皮行气导滞,为君药。


2.无碍丸(《苏沈良方》)治病喘手足皆肿,脾病横泻四肢:大腹皮60g,蓬莪术、三棱各30g,槟榔0.3g,木香15g。上为末,炒麦捣碎,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生姜汤下。方中大腹皮行气导滞,利水消肿,为君药。


3.木瓜散(《传家秘宝方》)治脚气冲心,胸膈烦闷,得效:大腹皮3g,紫苏、干木瓜、甘草、木香、羌活各0.3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方中大腹皮行气导滞,为君药。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


2、《开宝本草》: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用之,良 。


3、《本经逢原》: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