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一、寻找大牛市:十字路口的迷思与战略机遇(5)

 晚上点灯 2017-03-23

    中国已成为碳排放大国,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减排压力巨大,未来许多“两高一资”产业将面临生存困境。事实上,无论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还是中国本国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局限性,绿色发展都是无法回避的挑战。过去30多年的发展,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利用,使中国能源资源开发逼近极限,同时,也导致水资源、耕地、草地等主要农业资源呈现日益减少的趋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约。与此同时,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制于国际市场,使得产业安全受到威胁。即便没有外来压力,产业的绿色转型都不可避免。当然,普遍共识是,发展绿色产业不仅仅是挑战,还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产业竞争的核心。?论是通过发展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世界制造中心转变为绿色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心,还是以先进的能源技术构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都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政策层面来看,2010年中国政府密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资源循环利用鼓励政策表明,?来5年绿色产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例,这是一个将来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在未来5年将受到更大关注。
    此外,针对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将把建立和规范废旧资源回收体系、扩大和规范废旧资源范围与管理、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提高创新能力仍然是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技术投资显然是“十二五”期间的重头戏。尽管中国的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已跻?世界前列,但是长期产业技术基础薄弱、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仍然是制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虽然政策已经给予特别重视,但是两个“五年计划”中国家财政在研发上的投入仍不足20亿元人民币,不及美国一次?在动力电池上投入的24亿美元的1/10。企业方面,中国汽车行业企业年研发投入约为400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通用、丰田等单个跨国企业一年的研发投入总和。新材料产业方面,也同样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中国从事复合新材料科研生产的单位有1000家,但其中90%以上为研发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

   投入不足导致中国的产业基础、制造技术长期滞后。“十一五”规划确定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中,仍有许多产品的关键?术依赖引进或模仿;有些装备虽已实现国内制造,但缺乏自主设计能力,并未掌握核心技术,如高端轴承、特种材料、机床数控系统、铸锻重大工艺等基础装备技术,长期依赖进口。
    创新能力弱导致中国工业总体水平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炼钢企业多达500多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只有73家,其余?部分是年产钢几万吨和几十万吨的小企业;31个省市中仅有5个未建炼油厂,但炼油企业平均规模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因此,“十二五”期间将着力加快改变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和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状况,将通过国产化和自主化的“复合式发展”提升产业关键技术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稳定持续的技术创新投入是重要保障。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调研显示,其涉及的大多数地区都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本地区重点新兴工业领域的创新投入力度,同时也呼吁希望获得国家层面的专项资金扶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经济的华丽转身
    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需求减弱,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过去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驱动力-沿海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与此同时,2002年以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正在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的制约,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能源威胁在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至147美元每桶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国在上一轮经济增长中尤其依赖外资和房地产。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发展带有东南亚国家发展模式的痕迹,而后者已经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宣告破产。依赖外资使得内资企业缺乏竞争力,我国出口的近6成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近9成都来自外资企业;依赖房地产,则技术含量低,?动的重化工业都是钢铁水泥等能耗大、污染重的行业,增大了节能环保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行业快速致富的特性打破了总体上资金配置的平衡,减少了本应流向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资金。
    中国政府早已认识到上述种种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弊端。特别是过去10年来,惊人的工业增长速度使环境污?、高能耗、劳动者权益等问题日益凸显。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对滞后,意味着以资本和工业来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再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更多的人滞留在乡村或被城市经济边缘化。这些人无法在城市定居,加剧了城乡不平等,也损害了经济发展质量。太多劳动力留在农村,也使农业生产率无法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