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泉王新村‘黄瓜之乡’市场俏

 ysgyntz 2017-03-23

12月3日清晨,冬日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野上时,临泉县杨小街乡王新村蔬菜交易市场便开始忙碌起来:菜农们骑着三轮车,运来一箱箱新鲜、脆嫩的黄瓜;紧接着,这些黄瓜被统一打包,搬上货车,送往阜城乃至上海、杭州等地市场。
       “这里每天销往各地的黄瓜达2-5万斤,是远近闻名的‘黄瓜之乡’。”杨小街乡乡长韦亚林介绍说,这些黄瓜全部产自王新村的大棚,“粗略统计,仅种植大棚蔬菜,王新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就增长1000多元。”
      采访当日,王新村种植大户王夫涛刚把1000多斤黄瓜送到市场,就被采购商打包装车了。“咱种的黄瓜质量有保证,脆嫩可口,吃起来一点也不涩,自然卖得好。”王夫涛自豪地说,“不信,我可以带你去大棚里看看。”
       走进王夫涛家的无公害日光温室大棚,一股暖流扑面而来。目光所及,一条条黄瓜伸着长长的腰垂在藤上,茂密的秧藤上一朵朵黄色的小花煞是喜人。“年初,我投资20万元建了这两座大棚,现在成本基本收回来了,接下来就盈利了。”王夫涛说,如今,全村已拥有无公害日光温室大棚180多个、钢架大棚上千个,不少农户靠种植蔬菜走上了致富路。
      大棚蔬菜发展得如此之快,王新村党总支部书记王勇功不可没。

       据了解,两年前,王新村还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一麦一豆的传统种植模式制约了经济发展步伐。2012年5月,杨小街乡组织各村干部前往山东寿光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开阔了眼界的王勇回到家便发动亲友投资500万元,建设大棚种植黄瓜等蔬菜,当年就见到了效益。在王勇的带动下,村民的种植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大棚蔬菜在王新村如火如荼地发展开来。
      为引导菜农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效益,王新村成立了王新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资金、种植、销售等方面为菜农提供必要的支持。不久前,该村还与中国农业银行临泉支行达成协议,农户可通过联户担保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
      “伴随着阜新高速公路的开通,位于在高速公路临泉出口处的王新村,迎来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机遇。”王勇说,下一步,他们将紧紧依托信息、交通等优势,将村里的黄瓜卖向更广阔的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