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语文版7

 zhanghua198 2017-03-23

新课标语文版7—9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二)

 

四.九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词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统领下文写景)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塞外景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赏析:描绘了萧瑟肃杀的边塞秋景,展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地风光;写出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还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而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境安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风格豪放苍凉。

练习: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  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4.从 “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闭”字,你想到会传递“塞下”哪些有关战争方面的信息?

①守边兵力薄弱,只有紧闭城门。

②反映守军将士戍边决心大,紧闭城门死守孤城。

③反映朝廷没有投放大量兵力,因而有势单力薄,孤寂之感。

④边城紧张的战争气氛。

5.“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千古戌边将士的真切写照,请你谈谈你的感受。

这是千古戍边将士的命运的真切写照,表现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6、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是:(  D   )

A、  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和“霜”等词可以看出

B、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  这首词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也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明了鲜明的反战和厌战情绪。

7.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8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9、范的笔下的边塞风光是悲壮的,王维笔下的边塞是雄浑壮美的,写出王维的写边塞风光的名句。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出猎:装备齐全、人数众多)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也是本诗中心。)

 

练习: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内容?      上片写出猎的场面;下片渴望报效国的豪情壮志。

2.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狂;   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3.“遣冯唐”和“射天狼”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都用典;“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的到皇帝的重用,“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力功的决心

4.“鬓微霜,又何妨!”一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表达词人虽然年纪不轻,但不以为意,仍然意气风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大力称道?

表达词人效命疆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而且词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另外造语形象,“如满月”形象地写出词人劲射时的英雄气概。

6、对这首词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C)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诗人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派人来委他以重任)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太守是苏轼自己)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写军中生活,梦寐以求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杀敌情景——理想追求——为现实而悲叹。)(主题:全诗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赏析:风格豪放,悲壮。(从其诗句及气氛可看出)如:沙场战后,醉中舞剑,号角震天,铁骑冲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可怜白发生”点题。因受投降派排挤,空怀斗志,事业不成,只赢得两鬓苍苍,满头银发。

 

练习: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似,都传递了诗人的什么心声?         反映了诗人渴望驰骋疆场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愿望。

5.有人认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流露了词人追名逐利的心理,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解。

诗人只是希望杀敌立功、为国家的统一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使自己名垂千古,这并不同于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之人。

6、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

7、请结合全词,解释“壮词”的含义,并从中找出体现壮词的语句。

(壮词:激昂奋发、豪迈壮烈的言词语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读了此词,你心目中的辛弃疾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豪放词代表人物;南宋爱国词人;兼具文采和武略;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等)

9、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10、从下列诗歌中选择风格不同的一项:(   )

A、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五.九年级下册

(一)课内古诗

【关雎】(诗经)

1、关 雎 (周 南)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逑。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流之。

窈 窕淑 女, 寤 寐 求之。    

求 之 不 得, 寤 寐思服。   

悠 哉 悠 哉, 辗 转 反 侧。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采之。

窈 窕 淑 女, 琴 瑟友之。   

参 差 荇 菜, 左 右芼之。   

窈 窕 淑 女, 钟 鼓乐之。  

(主题:表现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的纯洁愿望;风格健康明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练习:1、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2.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比兴手法。

3.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

4.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主题:表现主人公追求思念而不可得的惆怅;是朦胧诗的名篇:景物迷茫、主人公的爱也是朦胧的。)

练习: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选自《诗经.秦风》,诗经里的民歌属于“风”。)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2.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3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C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