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制香,记者亲身感悟一个香艳奇妙的过程

 头戴菊花唱大戏 2017-03-23

  素有“泉南佛国”之称的泉州,是我国佛教文化传入较早较集中的地方之一, 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省泉州市永春达埔镇,因盛产篾香闻名海内外,这里的制香史已有300多年之久。


  此次福建采风之行,记者来到这个到处充满香气的地方,领略她美妙而神奇的气质与富有佛教底蕴的文化气息。




2014年5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正式授予永春达埔镇“中国香都·永春达埔”称号,这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制香基地称号。

达埔镇,现有制香企业近300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制香已发展成当地特色支柱产业,香产品种类达300多种,国内市场销售覆盖率达80%以上,在东南亚地区,永春香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每销售3根香就有1根产自永春。



  我漫步在镇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香料的气味,随处可见永春篾香的“踪迹”:从家庭作坊到成规模的工厂;从拣择蔑枝到处处晒香,房顶、路边、河滩,一簇簇、一排排、一片片,红的、黄的、蓝的、紫的、褐的篾香,成为镇上最亮丽的五彩风景。


彬达制香厂,一位工人正在晒香。




        在彬达香文化创意园,游客可以详细了解到永春传统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据介绍国内有河北古城、厦门翔安、广东信会、永春达埔四个全国重点制香产地,而达埔蔑香源于唐宋时期的阿拉伯商人蒲氏家族,在当时即以进口各种名贵香料并制作成香料产品闻名遐迩,可谓历史悠久。明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蒲氏家族因依附蒙元政权而倍受打击,势力转衰,为避难,纷纷移居周边的永春、德化、晋江等地。其中,移居永春达埔镇的蒲氏后裔,不仅保留有制香秘方,而且世代相传祖先的制香手艺,并将之发扬光大。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也有利于提升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观气质。香道表演,素有“鼻尖上的艺术”之美誉,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舒缓情绪、排解压力。


 



创意园内各种跟香道有关的器具摆件,向游客展示了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各种跟香有关的旅游商品也备受游客欢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