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爱的拖延症

 Pristineriver 2017-03-23

文:简里里

1991年,George Arthur Alkrlof (乔治.亚瑟.阿克洛夫)发表了一篇论文,叫《拖延与顺从》。其中提到他自己有一次拖延了8个月,才把一箱早该寄出去的衣物送去邮局。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关于“拖延”的研究,开始进入各种学家的视野。

10年之后(2001年),这个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George Arthur Alkrlof

记者圈子里面流传一个说法:如果你看见谁今天在微博上异常活跃,晒晒他的花花草草猫猫狗狗,说说东家长西家短,跟他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他都要去嚷嚷两句,那八成是他的截稿日期要到了,这是垂死挣扎的各种表现。

George Akerlof 当然不是因为拖延才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记者也并非在交稿前一刻犹如神助及时完成那些稿件。可重要的是,无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拖延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 和抑郁症、强迫症等不同,在迄今为止的心理学临床诊断里面,尚未出现过“拖延症”这个词语。尽管“拖延”似乎在“吞噬”着我们的耐心、精力甚至体力,但它还远不能被称为一种疾病。

所以别担心。

那,各路学家研究了这20年,有很多相关的理论,所谓“战拖”的方法在江湖上一一出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皮尔斯.斯蒂尔教授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拖延公式”:

U = E * V / I * D

战胜拖延=信心*价值/冲动*回报延迟

我列出这个公式,没有更深刻的意思,只是想让你们觉得“哇,厉害”。我真正想说的是,拖延,从本质上讲,就是你无法在愿意付出的代价,和你的想要的获得之间,做出选择。

版权属于:www.ilovedoodle.com

人做选择依循两个原则:或者是追求快乐,或者是逃避痛苦。所以你上无聊的高数课会迟到,但是你跟女朋友约会就不迟到;老板在办公室你就不会迟到,老板出差你就在前一天晚上忘记定闹钟。对于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排山倒海的理由拖延它;对于重要的事情,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你也在所不辞。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拖延成性”。相信我,你都是有选择地在拖延。

而更有趣的是,拖延也确实会带来价值。 从表面上看,拖延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做正事,我们赏花、摸狗、吃薯条、刷微博,做着一切和正事不相关的事情。可是其实你并非什么都没有做,你的潜意识一直在处理相关信息。你一边享受“偷来”的愉悦,一边不断地为自己尚未做的事情感到焦虑。在这个过程里面,你甚至还会收集和“做正事”有关的一切信息。你收集一根一根稻草,放在骆驼背上,等着drive(促使)你去行动的最后一根。

当然,有的时候一件事情拖着拖着,我们就干脆不做了。这其实也是拖延本身给你传递的价值:你能够通过它,区别事情的重要性,辨别哪些事情对你是真正重要的,哪些其实无足轻重。有些事情的代价,你愿意承担;有些事情你越拖越着急,尽管情形糟糕,你还是会在最后关头爆发,尽力去做。

我还想很欠抽地说,拖延还能带来创造力! 很神奇。很多人说,常常拖了一周没有写稿,却在deadline(截止期限)前的两个小时灵感爆棚。广告圈里面也有句话:最好的创意,都是在最后一秒出现的。

我常常觉得,有的时候我们是自动选择了“拖延”这样一个工作方式,以此来激活自己的创造力。你的肾上腺素在deadline之前加速分泌,你调用你全部的资源,赶在deadline之前拼命做完。

我无数次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我当初不是这么拖延,如果我更早一些准备,我一定能做的更好。你看现在这个草草的结果,并非是我的实力。我的经验是,忘了这个话吧。你其实已经尽了你所有的努力,你耗费了大量精力在逃避和焦虑上面,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截至前一刻行动力爆棚。无论怎样,是你自己选择,要现在的结果。

借用朋友一次在工作坊上说的话:其实人最舒服的,是在怎样的状态之下,就接纳怎样的状态;而最糟糕的,则是在拖延的时候,憧憬忙碌的状态,在忙碌的时候,去悔恨当初。

所以,面对这个人性的、可爱的、会带来些焦虑感,亦可能带来灵感的“拖延”,不要着急,请去享受它。


话题来了

豆友们正在话题广场热烈的讨论 “拖延症” >>>

发广播参与讨论,说说你的拖延症,并@自我研习所,就有机会获得简里里新书《你是一切的答案》

点击这里>>> 去拖延症话题广场发广播吧


更多和拖延症有关的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

如何用拖延完美地毁掉你的人生?|终极指南

拖延已经过时了,下面教你一种浪费时间的新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