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礼:重庆有线业务及终端智能化之路(内附视频)

 源源不断 2017-03-23

3月21日,中广互联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举办“第三届中国广电云计算大会”。本次大会以“广电云服务能力的再提升”为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参加会议并作演讲,就行业内外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等进行研讨。

下午我们以更新颖的形式、更接地气的视角设置了“三网融合:广电网云与端一线竞争力”版块,共同规划广电云计算的落地,探索广电云提高竞争力的路径。重庆有线研究院技术研发主管明礼参与研讨,研讨主题为“重庆有线业务及终端智能化之路”。

重庆有线研究院技术研发主管 (左一)参与研讨

主持人曾会明:有请重庆有线研究院技术研发主管明礼。重庆有线这两年业界关注的蛮多,尤其是宽带业务去年也在重庆有了宽带会议,中广互联和东方有线智能终端联盟一起在重庆学习经验,他们就数据业务做了交流。明礼是重庆有线研究院技术研发的主管。今天想讨论这样的话题主要是关于智能终端的。重庆的来点智能终端虽然几次发布会我没能到现场,但从官方和媒体的报道,大家的关注度也都非常高。今天很有幸和大家面对面介绍一下,重庆有线“来点”智能机顶盒的发展情况,它的业务市场情况大概是怎样的。

明礼: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重庆有线智能终端发展起步也不早,2016年1月份才正式大规模地发放和商用。但我们的市场速度还是很快,到2017年3月份,前后八九个月时间发展了总共60万用户。在此之前,重庆有线原有中间件高清互动用户300万,新发展的智能用户,现在用户规模达到350、360万用户。

主持人曾会明:我知道终端方面,重庆有线也在网关方向上有很多的考虑,之前也做过很多的工作。来点智能机顶盒和网关这两个终端大概会针对什么样的用户,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业务做两个终端的发放和推广?

明礼:重庆对智能终端有一个考虑,对家庭终端产品有清晰的定位,按照用户需求、消费能力划分有不同的类别,定位为高端的用户,这类用户应该是解决家里多终端、大带宽介入,我们依靠网关产品占据他大带宽接入能力,能提供多媒体视频分发能力,占据用户家庭的网络入口,当然还有一台终端的家庭需求是全面的,各个层次都有,我们充分考虑成本,他一个月可能就30元、25元,我结合成本的考虑,提供融合终端,我们的来点智能机顶盒给他提供视频+宽带的一套服务。我们对智能终端就是这样的定位。

主持人曾会明:非常清楚。终端业务以及宽带,明礼能否稍微总结一下,对各地同行值得去学习借鉴的心得和经验。

明礼:说点业务吧,重庆有线发展的互动业务很早,大概从2009年开始,当时条件还很简陋,我们还是标清互动,从那时候我们开始积累互动发展和经验。互动用户的规模基本占到大半壁江山。

业务方面,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业务产品,包括传统的优质内容,我们和歌华、文广、华数进行合作,互联网视频内容也在不断地引入,包括优酷、腾讯、搜狐、芒果TV。业务方面我们有自己专业的团队,打造丰富的业务,像教育、健康、购物、游戏。目前我们在业务产品上积累是非常丰富的,依靠自己和优质内容提供方面,SP合作伙伴,其实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业务内容。

产品来说,目前我们要打造一款产品,我们的经验,针对市场的需求,最后实施对产品的决策、实施和落地,对产品定位还是非常明确,经过无数次和市场部门磨合,了解他的产品和定位,这个产品对宽带的需求,解码能力的需求,承载业务的数量。广电要自己做研发,出产品,但规模又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我们的成本考虑也要放在首位,考虑成本我们要结合市场,他能够销售和打包的策略,我们对成本必须要有清晰的分析和定位,这样产品就有了大致的目标。

从整体技术架构上考量这个产品,来点来说我们考虑多个系统安全性,这是广电最看重的一点,包括签名机制,防刷机、防远程各方面都要考虑。业务的安全性,包括用加密的传输,利用证书业务认证方式来实现业务的安全性,考虑市场对我们业务快速迭代的需求,一周或两周就有新的业务要上,要不断地迭代。产品的通用性SDK,要方便合作伙伴围着我们做。现在物联网、智能家居也提到很多,我们这个产品也要考虑后面能扩展的产品能对接起来。

落地上,我们也是和茁壮团队一起合作,按照我们的思路整体设计硬件和软件方案,再纳入有实力的提供商做成本的优化和硬件质量的保障,这样打造产品。

主持人曾会明:现在一台来点盒子的成本是多少?

明礼:内存涨价以前,带网络模块、Wi-Fi、蓝牙公招价格是350元左右,今年内存涨价过后就不一样了,价格也有变化。

主持人曾会明:整个广电终端的问题,很多从2003年开始做,有些机顶盒已经换了一拨甚至有的地方更换了两拨,到今天大家再看机顶盒方向,包括也有单独看网关的方向,比如广东省网对网关估计在4月底会有个发布会。大家在考虑终端用户迭代的问题,明礼刚才提到重庆高清原来用户有300多万,现在来点的智能机顶盒用户50、60万。从重庆有线规划来说,将来把这300万原来基于Linux的中间件交互高清互动机顶盒全部置换为智能机顶盒和网关吗?大概会有多长时间的规划?

明礼:有些用户的盒子换回来还有8成新,资产流失和浪费,感觉挺心痛的。我们一般在投资硬件时,公司有成本,按50%折旧来考虑,现在硬件迭代太快了,对整个终端的战略,在做终端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做网关,把网关做受众端,后台把业务标准化,与终端解绑,这样大家可能会发现,当网关用到一定的时候,可能用户家里还有很多社会终端,现在OTT的盒子、智能电视,现在很多说智能电视就是屏幕大一点的手机。网关就能把这些终端用起来,只要能占住用户家里的网络入口就行了。我们发了这么多盒子,也没有一直不停对盒子进行软件整体方案的重新设计,尽量能够把它硬件能力用起来。

主持人曾会明:刚才明礼谈到业务的标准化,做SDK,给合作伙伴、开发者提供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东西,这正是广电做平台化的运营,我来搭台,请大家来唱戏,让更多的开发者,更多的行业,对每个领域更专业的团队,在我们平台上来做他们所擅长的事情,那么SDK、合作伙伴、开发者的支持有什么样的举措,包括技术和服务上?

明礼:原来做浏览器时走了一些弯路,做私有接口再多,能跟我们走到最后的人其实不多,很少。看到终端智能化和社会化大趋势下,毕竟智能终端有这么多现成的资源应用,把它用起来,结合广电的特色,能为我们自己的用户来服务的话,要往平台标准化、终端系统标准化方向演进。自己订SDK也要考虑它的通用性,到底是我们自己定的还是整个行业或大家都在用的。

主持人曾会明:如果每个省都有一套自己不太统一的东西,那这些开发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做一次集成,也还是蛮复杂的,这也是行业共同的问题。来点的智能机顶盒,将来无论是软硬件、功能还是上面的业务应用,有什么更值得我们期待的?也给我们剧透一下。

明礼:我们要把智能充分展示出来,我们在做云助手,大家可以设想一个场景,拿着摇控器说“Hi,来点”,它就能提供一些服务。语音助手就是寻找有实力的语音、语义识别的合作方来提供语音识别引擎,我们培育将语音学习本地化,提供语音服务的功能。来提升它的用户体验。

智能EPG我们做智能终端同步就在做这个事情,包括直播、点播的打通,内容的标签化,可以按照标签化订阅,我们自己的内容是不是和用户关心的内容是同步的。比如最近最火的电视剧,广电的用户一打开电视机就看到智能推荐的东西就是最新最热的,我们的内容才是有吸引力的,有潮流的,比如大家想看《三生三世》,只要一打开我们的电视就能看到这些内容。这是我们EPG的持续优化。

微信电视,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实现互动功能,用用户注册一个公众号,用移动端来搜索、推屏,用移动端来购买,能够很方便地去操作智能终端,摇控器找不到了,可以把微信电视打开临时用一下,这也是它智能的一个体现。

后续建立账号平台,也是我们逐渐“瘦终端”的思路,因为后面有很多终端有可能就是OTT,没有广电传统的CA卡,建立账号,与用户订购的内容和我提供的服务来关联,只要是我的用户,不管大屏、小屏或者换一个区域,在自己家、亲戚家都可以看到和他账号有关联的内容,这也是我们考虑提高业务和终端的使用率。

物联网的应用,现在有很多大的平台,我们在打造广电自己的物联网平台,提供视频通讯、视频监控、智能家居这样一些应用,能够给用户提供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把物联网平台引入进来。因为我们终端里也融合了一些Wi-Fi、蓝牙的东西,把物联平台融合进来,可以提升我们品牌的价值、吸引力和用户黏着度。我们未来也有这样一些考虑。

主持人曾会明:非常感谢,刚才重庆有线的明礼谈到了智能App和大数据智能推荐,我觉得非常值得期待,和物联网、将来智能家居等相关接口和考虑。和明礼的对话聊天我也收获学习了很多,谢谢!

明礼:谢谢曾总!谢谢各位!

【返回第三届中国广电云计算大会专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